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春節期間氣管有異物患者5歲以下兒童佔90%
2006-02-09 14:16:49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杜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2月9日電(記者 杜筱) 春節前後,哈醫大二院共收治鼻腔、喉、氣管和支氣管異物患者40餘例,多為被零食卡住,5歲以下兒童佔90%左右,最多時一天收治5名這類患兒。專家介紹,類似的氣管、支氣管異物在兒童中非常常見,家長一定要加強兒童的看護,盡量避免意外的發生。

  氣管異物癥狀多為咳嗽

  據該院耳鼻咽喉科主任金德鈞介紹,40餘例呼吸道異物的兒童中,年齡最大的為6歲,最小的只有3個月,而手術取出的異物則有瓜子、花生、豆類、果凍等多種食物,還有體積比較小的玩具,如金屬類的小球、小鐵環,塑料玩具上的小零件、塑料筆帽等,這種氣管異物對於孩子來說是十分危險的。

  異物被吸入呼吸道後,會引起劇烈的咳嗽,甚至咳出血來,同時伴有憋氣、氣喘、呼吸困難、口脣青紫等癥狀。根據異物的性質、停留的部位和時間可產生不同的癥狀。異物嵌在喉部時,可能導致聲音嘶啞、窒息,甚至死亡。由於氣管異物多為活動性的,若異物較大阻塞了總氣管,主要癥狀就會是陣發性咳嗽和呼吸不暢,隨著時間延長,異物刺激支氣管黏膜,還可產生發熱、多痰、呼吸困難等癥狀,有時往往被誤診為肺部感染。

  邊鬧邊吃引起異物進氣管

  剛過3歲生日的巧巧手指非常靈活,已經能自己剝瓜子兒。大年初二晚上一家三口邊吃瓜子兒邊看動畫片,突然小紅出現劇烈嗆咳,但見一會就好了,也沒太在意,過兩天後,家長發現孩子的呼吸帶有喘鳴聲,似乎喘氣很費力的樣子,發高燒,精神也不如以前好了,到哈醫大二院經檢查確定孩子的左側支氣管內有異物。幾天的消炎治療後,經謹慎而又細致的操作,最終用氣管鏡將氣管內的兩個瓜子皮取了出來。

  據錢主任介紹,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時期,各器官和組織尚未發育完全,咽喉部的保護作用不健全,會厭軟骨的功能由於神經系統的調節不夠好,沒有成人那麼靈敏,而且嬰兒常常在做吞咽動作或口中含有食物時,又笑又哭,會厭軟骨來不及遮蓋氣管開口,而致使食物落入氣管內。兒童的氣管比較狹小,一旦有食物落入,很容易將氣管堵住,而發生嚴重呼吸困難。除了食物外,因為孩子天性好奇,還喜歡將一些小物體,如鈕扣、塑料筆帽以及鑰匙等含在口中,同時又與同伴嬉戲就很容易導致這些物體落入氣管。據統計,在氣管異物的病人中,90%以上是5歲以下的兒童,尤其是2歲以下的嬰幼兒更為多見。

  別用大塊食物強咽

  盡管出現氣管異物是非常危險的,但可以預防。首先家長要教育兒童,不要把小玩具等放入口中。其次是小兒在進食時要避免談笑、哭鬧;並改掉邊走邊進食或邊玩邊進食的不良習慣。最好不要給5歲以下的兒童吃瓜子、花生、豆類等食物,不要在小孩哭鬧時硬向口內塞,以免吸入氣管發生危險。

  在為孩子選擇玩具時,要注意玩具的安全問題,比如玩具的大小,玩具上的小零件是否牢固等。在孩子的活動范圍內應避免存放小物品,如小鈕扣、圖釘等,防止出現意外。一旦發現異物進入喉和氣管以後,家長首先要保持冷靜,讓孩子保持安靜,不要哭鬧。如果孩子咳嗽,不要阻止,有時通過咳嗽,可將小的異物咳出。對於進入呼吸道的異物,切不可用手去掏,也不要用大塊食物強行咽下。現場急救可提起孩子雙腿使身體懸空,以手掌輕拍背部,借助咳嗽將喉部或氣管內的較小異物咳出。也可以抱住孩子腰部,用雙手食指、中指、無名指頂壓其上腹部,用力向後上方擠壓,壓後放松,重復而有節奏地進行,以形成衝擊氣流,把異物衝出。如果時間允許要及時帶孩子到醫院救治,以免發生意外。

  此外,金德鈞主任提醒,如果孩子吃東西時出現嗆咳之後長期咳嗽,按氣管炎治療仍不見好轉時,就要考慮到是否有支氣管異物的可能性,應到醫院就診,做進一步的檢查。

責任編輯: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