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1日電(記者張丹 李越峰) 在『十一五』剛剛開局之年,以生產煤炭而聞名全國的黑龍江省雞西市做出了重大戰略決策,在積極謀求資源型城市多產業轉型過程中,市委、市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的理念作出了新的發展戰略,即利用本市的資源和口岸優勢,優先發展對俄貿易。2005年,全市對俄進出口貿易額增長了25%以上,而按照規劃目標,這個數字還僅僅是個開始。
雞西的資源枯竭了怎麼辦?這個問題是社會各界最關心的問題。但實事求是地講,雞西的資源還遠沒到枯竭的時候。目前,這裡仍然有儲量66億噸的煤炭,這66億噸是建立在十年以前探測資源的基礎上。據有關專家估計,如果加強煤炭的勘探,雞西市的煤炭儲量可能在80億噸到100億噸左右。盡管資源枯竭和雞西尚有一段距離,但雞西市市長王兆力在接受東北網記者采訪時表示:『資源是不可再生的,我們今天的產業結構,今天的發展,不能建立在吃子孫飯的基礎上,我們也在研究,作為雞西這樣的城市,資源型城市如何進一步發展?』
正當雞西部分乾部群眾為轉型之路而懮心忡忡時,雞西市委、市政府敏銳地發現了對俄的商機,他們著手組織調研,一系列數據呈現在面前:資料顯示,俄羅斯遠東地區自產糧食只能保證需求量的15%,每年缺口80萬噸;蔬菜只能滿足50%,年缺口40萬噸;肉、肉制品自給率52%,缺口40萬噸;水果只能滿足需求量的20%,缺口60萬噸;服裝、建材等的缺口量更大。另有資料顯示,俄遠東地區三分之一的土地閑置,其中濱海邊疆區有可墾荒地142萬公頃,其中30%是土質肥沃的撂荒地。這一狀況已引起俄政府高層的關注和重視,正在積極尋求與周邊國家合作,為此還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農業開發的優惠政策。另外,俄遠東地區地廣人稀,近10年有100多萬居民離開此地,這一廣袤地區亟需有技術的勞動力,其中包括中國勞動力。而目前雞西市只有200多人在俄從事農業種植工作。結合上述情況,雞西市決定今後將對俄經貿戰略昇級工作作為轉型的道路之一,重點發展。
從對俄貿易角度講,雞西過去一直沒有間斷過,與其他對俄貿易大省和省內其他對俄貿易額度大的地區比,雞西盡管是『後來者』,但卻有著自身的優勢:第一,雞西和俄羅斯的產業結構差異非常大,俄羅斯生產的主要是重工業產品、原材料、資源、電力比較豐富,雞西市的輕工業產品,服裝、鞋貿、食品加工業比較豐富。俄羅斯的長項是雞西的短項,雞西的優勢產業是俄羅斯迫切需要建設的,因此雙方形成了互補。第二,從全省范圍來看,雞西的邊境城市地理優勢突出,在對俄經貿、科技合作的格局當中,又處前沿位置。雞西在黑龍江東部,和俄羅斯有641公裡的連接線,其中有兩個國家級一類的陸路口岸,在全省25個口岸中,只有4個是陸路口岸,雞西佔兩個,可以一年365天天天供貨,不受氣候的影響。第三,多少年來,中俄雙方合作的基礎比較好。雞西市通過密山、虎林兩個口岸,與俄羅斯建立了誠信、融洽的經貿關系。此外,雞西市還有一批熟悉俄羅斯市場的人纔和企業。
據雞西市發改委介紹,明確優勢後,雞西做出了相應部署,把發揮地緣、資源優勢,建設出口園區當作主導產業來抓,提出在鞏固擴大糧食、蔬菜、礦產品等大宗出口商品的基礎上,大力發展和建設以家電、建材、服裝、紡織、機械、食品為主的地方產品出口產業群,重點搶佔烏蘇裡斯克萬陽建材大市場、糧食批發中心和果菜批發市場以及哈巴亞洲商貿城等俄方市場,加快建設列索、伊曼中國商品大市場,形成新的口岸商品中轉集散中心,擴大對俄商品出口。同時擴大對俄農業和林業合作,重點抓好俄興凱區、米哈區農業開發,並組織企業到俄發展木材加工業。
雞西市市長王兆力說,隨著軟硬件設施的完善,雞西市的對俄戰略昇級也將盡快實現,一是建設了對俄出口產品基地,出口產品不斷增加,無論蔬菜、水果還是肉類,其規模、質量、水平都有質的飛躍;二是籌劃建設進口俄羅斯產品的加工基地,俄羅斯是一個資源非常豐富的國家,每年都通過他們的通商口岸出口到中國能源和原材料,下一步雞西將開始在俄境內進行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合作,在口岸謀劃建設進口產品加工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