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7日電(記者 印蕾) 黑龍江省第十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7日隆重開幕。會上,省長張左己代表黑龍江省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中多次出現『對俄經貿科技合作』一詞,這在省政協委員中引起了廣泛共鳴。
名詞解釋--對俄經貿科技合作
黑龍江是中國與俄羅斯的邊境省份,與國內其他省份相比,對俄合作、對俄貿易始終是黑龍江的優勢之一。黑龍江具有優越的對俄人纔優勢,地緣優勢和長期建立的友好關系。發展對俄經濟始終是黑龍江省經濟工作的重點之一。黑龍江省已經成為國內其他省份對俄合作的橋梁和紐帶。
2005年黑龍江省對俄經貿科技合作發展回顧(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對外開放水平進一步提昇,特別是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取得明顯成效,『四個基地』建設全面啟動,形成了一城、兩園、五個中心、百家以上單位競相參與的科技合作大格局。全省實現進出口總額95.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0.9%,其中,對俄進出口額56.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8.5%,繼續保持全國對俄進出口第一大省地位。
2006年黑龍江省新農村建設展望(摘自政府工作報告)
積極參與國際合作,大力開拓新興市場,加大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力度,全面提昇對外開放水平。加快對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昇級。積極推進對俄66個能源原材料投資合作項目建設,爭取年內10個以上項目正式開工。加快赤塔60萬噸紙漿項目的建設。加大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四個基地』建設力度,力爭盡快建成一批具有示范帶動作用的經貿實體,大幅度增加地產品出口比重。繼續爭取配額指標,保證對俄合作中的木材、礦產、石油等能源原材料的回運,努力把我省建成對俄資源進口大省。承辦好『中國俄羅斯年』相關活動。繼續完善口岸基礎設施,拓展綏--波、東--波互市貿易區功能,爭取盡早開工建設黑河黑龍江大橋、洛古河大橋、東北東部地區鐵路黑龍江段。充分發揮口岸城市作用,全力打造沿邊經濟帶。
政協委員為對俄經貿科技合作建言建策
省政協常委董洪憲:優化出口商品結構,加大『北開南聯』力度,實現對俄經貿合作戰略昇級
綏芬河口岸對俄貿易具有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省政協常委、綏芬河市政協副主席董洪憲談起此話題有著更多的感觸。他認為,為進一步提高合作層次及合作規模,實現對俄經貿合作的戰略昇級,努力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是途徑之一。針對俄羅斯消費水平提高的實際,要增加優質名牌產品的出口份額,尤其是我省地方名特優產品,以提昇我省商品在俄羅斯的知名度,擴大對俄貿易,拉動地方經濟增長,提高對地方財政的貢獻率。在進一步擴大紡織品、服裝、輕工產品、農副產品出口的同時,提高機電產品和高附加值產品在對外貿易中的比重。要大力加強對俄接壤市(縣)的科技實力,借助老工業基地的產業基礎和優勢,支持高科技企業技術創新,擴大生產規模,扶持和培育一批經濟實力強、技術水平高、地方經濟特色突出的大型科技龍頭企業,形成對俄出口加工基地。圍繞基地建設發展特色高新技術產業,以相關高等院校、科研單位為依托,以技術實力強大的企業為重點,依靠科技提高出口商品的技術含量和技術附加值。
此外,還應努力加大『北開南聯』力度。我省對俄貿易最大的優勢就是區位優勢以及對俄貿易渠道和經驗,劣勢在於缺乏資金和有效管理等生產要素,市場化水平比較低。要以強大的『北開』,充分做大『南聯』,與浙江、江蘇、上海、廣東、香港等發達地區攜手共同開發俄羅斯市場,將我省對俄貿易的地緣優勢、客戶網絡優勢和公共關系優勢同南方省市的資本優勢、品牌優勢相結合,實現互利雙贏。
省政協常委袁歆:對俄合作民營企業力量不小,『窪地』效應意義很大
省政協常委、莫斯科太陽公司董事長袁歆長期在俄羅斯從事經貿活動,談起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對俄經貿科技合作』,袁歆深有感觸。他認為,在開展對俄合作的主體培植上,昇級是要支持大集團、扶持龍頭企業,打造一批實力雄厚的對俄經貿合作主體。與此同時,不應該忽視民營小企業,也要注意培養民營小企業。民營企業有自身的優勢,如經營機制靈活、決策快等。民營企業與市場經濟最貼近,大力發展民營企業是我省對俄經貿合作的必不可少的環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鼓勵民營小企業參與到對俄經貿合作中來。
另外,我省還應該成為吸引中外經濟實體展開對俄經貿合作活動的良好平臺,讓各種資金和資源非常自如地通過各種渠道流入我省,從而產生『窪地』效應。通過建立起良好的軟環境和硬環境,用確實的綜合性的優惠條件和服務質量將經濟實體吸引過來。
省政協委員陸文達:適度恢復中學俄語教學,保護我省俄語人纔優勢
省政協委員陸文達對俄語人纔十分關注,這次他提交了提案——《適度恢復中學俄語教學,確保我省俄語人纔優勢為對俄經貿、科技、文化的深度發展提供保證》。陸文達委員認為,自從中俄建立長期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以來,中俄在經濟、文化、經貿、科技諸領域的交流日益深化,明年又是『俄羅斯年』。黑龍江省的俄語人纔資源十分豐厚,黑龍江大學俄語系在國內高校俄語教學方面也赫赫有名,多年來為國家輸送了眾多俄語人纔。但近年來由於全面普及英語教學,一些中學的俄語教學紛紛下馬,老師不得已改行,由此導致像大俄語系招生十分困難,俄語教學的萎縮,這些問題也將直接影響到未來我省俄語人纔的短缺。南方各省一向是倚重英語,既無環境、又無師資,而我省佔據地理、歷史、人纔資源的優勢,如果能夠及時整合、布局設點,從全省角度來適度恢復中學俄語教學,這將使我省的俄語人纔優勢在未來世界經濟一體化發展的大格局中為我們黑龍江搶得先機。
為此,他建議,結合全省中小學發展建設的實際情況,選定一批既有師資、又有辦俄語教學經驗的中學,恢復俄語教學,加上黑大俄語系(博士點)及相關院校,培養不同層次俄語人纔,為我省、我市及兄弟省市的對俄經貿發展和文化交流出力。此外,根據市場經濟的供求法則,隨著全國性中學俄語教育的萎縮,相應的大學俄語人纔培訓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勢必造成未來市場對於俄語人纔的渴求,我省若能抓住這一良機,適度恢復中學俄語教育,確保本省在全國佔優,相信無論是本科,還是碩、博俄語人纔,都將成為人纔市場上的搶手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