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18日電 我省部分全國人大代表今天指出,王建民法鑒結果反映出個別醫務人員醫德淪喪,希望法律能最終幫王建民討回公道。代表們呼吁,衛生行政部門要將醫療體制改革納入重要日程,明確公立醫院的公益性,嚴格規范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
全國人大代表、雞西礦業集團總醫院院長吳慶沿一直關注王建民死亡事件的進展,他表示,僅僅因為交不起醫藥費,王建民慘死在北京同仁醫院,這個悲劇發生在聞名全國的『三甲』醫院,太不可思議了。吳慶沿說,作為一名醫院的主要負責人,他很明白同仁醫院的苦衷,也很清楚一家醫院能夠保證順利運營,經濟效益不能忽視。但是,作為一家醫院、作為一名醫生,面對金錢與生命的選擇,答案應該只有一個:無條件地挽救生命。這是醫院的義務,更是醫務人員義不容辭的責任。吳慶沿說,按照省衛生廳的要求,雞西礦業集團總醫院專門為無錢看病的急診患者開闢了一條『綠色通道』,由醫院先墊付藥費為患者救治。雖然這讓醫院受到了一些經濟損失,但是其社會效益是巨大的。地方的企業醫院都能做得到,作為全國醫療行業排頭兵的同仁醫院,還有什麼難的呢?
『面對一名在死亡線上掙紮的急癥患者,作為醫生,必須立即采取搶救措施,使之脫離生命危險,不管這位患者有沒有錢。因為救死扶傷是醫務人員的職責,也是他們的義務。』全國人大代表、哈爾濱市老年醫院科技院長尤全喜斬釘截鐵地說。他說,王建民的死充分暴露出一些『白衣天使』的醫德醫風正隨著市場經濟大潮的湧動而逐漸淪喪。英年早逝的王建民是令人痛心和惋惜的,希望法律能最終幫他討回公道。
尤全喜呼吁,絕不能讓『王建民』的悲劇再上演。目前,社會保障、醫療保障不健全,政府對公立醫院投入不足,醫療機構為『三無人員』、弱勢群體墊付醫藥費的現象普遍存在。當一種現象成為一個國家、一個行業、一個市場中的普遍現象時,就應該引起政府部門高度重視,有關部門應想方設法健全、完善與此現象相關的制度。
全國人大代表、省澳利達醫藥集團董事長周有財說,王建民的悲劇是北京同仁醫院個別醫務人員喪失醫德,追求經濟利益,見死不救導致的,他們的做法實在與『白衣天使』的稱號格格不入。為弱勢群體看病墊付醫藥費,會增加醫院的成本,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因為經濟利益而眼看著一個年輕的生命消逝,未免太過殘忍,這也背離了公立醫院的公益性質。
周有財給記者講述了一個他在牡丹江調研時親身經歷的感人故事。一個17歲的女孩為了照顧身患絕癥的父親,供養在外地上學的弟弟,輟學在家,靠打零工維持生計。女孩的故事感動了身邊許許多多的人,牡丹江市第二醫院減免了女孩父親大部分醫藥費,醫院的醫護人員還自發為女孩捐款。周有財感慨地說,如果百年老字號的同仁醫院也能夠為一個外地農民工奉獻出一點愛心,它獲得的回報絕不僅僅來自王建民一家人,還有社會和群眾的認同和稱贊,這種盛譽是金錢買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