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日電 通過采取單位推薦和社會公開征選,來自非政府部門的140位社會評審專家得到了哈爾濱市房產住宅局頒發的《專家證書》。從3月1日《哈爾濱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管理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起,將以隨機抽取的方式從這140位專家組成的專家庫中選出評審專家,在今後決定哈爾濱市各個新建住宅能否交付使用的社會評審中發揮作用。
在28日召開的哈爾濱市新建住宅交付使用社會評審專家首次全體會議上,入選專家,哈爾濱商業大學土木與制冷工程學院副教授楊曉莊說,她是由單位推薦入選專家庫的,在《辦法》公布之前,對有關社會評審工作並不十分了解。但現在,她對包括引入專家參與評審的該項《辦法》感覺非常好,認為具有創新意義。如果今後自己擔當社會評審委員,她希望發揮自己的專業優勢,用科學嚴謹的態度獨立開展工作。
據入選專家,黑龍江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市政工民建專業研究員郭永慶說,作為居民,他深有體會的是,近年來,哈市部分住宅小區交付使用後,存在著工程質量不合格,庭院綠化和基礎設施配套不到位,物業管理不落實,一些居民被迫使用高價臨時水電等問題,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居民的居住生活。而他作為專家,能有機會參與這樣的工作,是為社會承擔起一份責任。
據哈爾濱市房產住宅局副局長宣峰介紹,根據《辦法》規定,新建住宅在交付使用前,應當對規劃、工程質量、供電、供水、供燃氣、庭院配套等15項交付使用條件是否合格進行社會評審,社會評審工作由評審委員會負責,評審委員會成員為9名,由業主代表、相關專家各3人,物業管理企業、區人民政府及社區代表各1人組成。對評審結論為合格的住宅,須6名以上(含6名)委員簽字通過後,纔可以交付使用。所以,3名專家對應的投票權相當重要。為確保專家立場的公正性,進入專家庫的所有專家都來自大專院校、設計院、研究所等非政府部門,並且從事相關專業20年以上。在每次評審前,經過現場公證,隨機抽取6名專家,前3名為評審委員,後3名為候補委員,為按規定采取回避制度時做准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