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我省政協委員共同關注:『平價醫院』應該怎樣定位?
2006-03-04 15:14:2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雪梅 郭銘華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4日電 在全國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備受委員們關注,『平價醫院』更成了委員提案中的關鍵詞。

  『平價醫院』應該怎樣定位,是否應該『另起爐灶』?對此,記者采訪了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我省委員以及省外委員,他們各抒己見,為『平價醫院』把脈。解剖『看病難、看病貴』

  在政協會議的開幕式上,記者見到全國政協委員呂樹文。他說,近年來我國政府針對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已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大了整治力度。但是,在去年調研中發現,城鄉基層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依然比較突出,因沒錢看病,『小病忍、大病拖』的現象在基層群眾中比較普遍。

  對此問題,呂樹文認為,當前一些醫療機構趨利行為嚴重,盲目擴大規模和追求經濟效益,醫藥費用持續攀昇,加劇了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近年來,我國部分醫療機構在走向市場過程中,逐漸將公益性和福利性的醫療服務商品化、貨幣化了,一般商品市場『追求經濟效益最大化』的游戲規則開始演變為醫療市場的潛規則。很多醫院都為自身發展制定出『宏偉藍圖』,並具體體現在『一年計劃收入多少』『蓋幾座樓』『購買多少臺醫療設備』等硬性指標上。這些『遠大目標』的最終實現必然要層層分解到醫院的每個科室、每位醫護人員身上。

  在一些醫院,為了完成任務,小病大治、開大處方成了盡人皆知的普遍現象,從而加大了廣大患者經濟負擔。調查中就發現在許多醫院治一個感冒就需幾百元的治療費,得了大病、重病就是無底洞。

  全國政協委員、哈醫大二院麻醉科主任李文志對此有同感,由於醫療體制存在著弊端,醫療資源分布不均衡,使得設備、技術、人力等優勢醫療資源都集中在大醫院,而一些市、區、社區醫院等基層醫院由於資源劣勢則難以為繼。百姓『迷信』大醫院,不信任小醫院的醫療技術,因此他們即使患上感冒這樣的小病也要去大醫院看病。又由於大醫院運行成本比較高,收費高,看病貴問題無可避免,同時醫生也難以保證醫療質量。這種狀況使那些下崗職工、低保人群以及貧困地區的農民就醫難上加難。平價醫院評論不一

  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衛生部提出建立平價醫院的政策。對此政策,委員們看法不一。

  全國政協委員趙學銘認為,推行平價醫院實質上就是重建公共醫療服務體系。根據衛生部『以增量帶動存量』的思路,平價醫院將繞開現有『公立醫院』,由地方政府另起爐灶、出資興建。平價醫院的創立誠然十分必要,但拋開現有的公立醫院而另起爐灶,實在沒有這個必要。『另起爐灶』不僅成本昂貴,而且在操作中很可能出現越是經濟發達地區,越具備建設平價醫院的資金條件;越是經濟不發達地區、越是渴望平價醫院的地方,資金很可能越是不足。同時,現有公立醫院體系置身公共醫療服務之外,也是公共醫療的重大損失。近年來,一些公立醫院在政府扶持下積累了不少的醫療設備、技術、人纔等,這些是普通百姓都有權享受的公共醫療資源,不能因新建平價醫院而在無形中剝奪百姓享受這些資源的權利。平價醫院怎能平價

  就此問題,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市副市長許仲梓。他說,在他主管的醫療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困難就是既要把老百姓的費用降下來,又要保持醫院的正常運行。錢從哪裡來?他認為還應把加強流通領域管理、增加國家投入等方面結合起來,統籌解決,既保證醫院現代化建設,又保證為老百姓提供及時的治療。南京市從實際出發,作了一些嘗試,為國家提供經驗。

  李文志認為,降低醫療費用不能以降低醫療水平為代價,這就要求加大基層醫療環境設備的投入力度。老百姓最怕耽誤診治,平價醫院費用再低,即使是免費醫療,如果水平不高,病人也不會去就醫。在此基礎上,指定一些基層醫院為合作醫療醫院,方便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看病。政府在醫療設備的投入、醫療條件的改善、醫療人纔的配備等方面給予政策傾斜。統一協調物價、藥品監管部門及制藥企業,合力將藥價降下來,支持醫院從廠家低價進藥,微利出售,使『平價醫院』逐漸自行運轉,良性循環。

  背景:當前老百姓反映強烈的『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是多種原因長期積累造成的。導致現行衛生系統『病況』的主要原因是醫療衛生事業發展不均衡、財政投入嚴重不足、醫療保險發展緩慢、藥品和醫療器械生產流通秩序混亂、公立醫院運行機制不合理和政府對醫療市場的監管不力等造成的。針對這些問題,衛生部部長高強在2006年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講話中提出,要控制公立醫院特需服務,建立醫療救助基金,不許見死不救,同時要求各地建立平價醫院或平價病房,主要為參加合作醫療的農民、城市下崗職工、失業人員、低保人員、進城務工人員及老人、兒童服務。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