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消音』行動--擾民歌廳『唱』到頭了
2006-03-10 13:54:12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王世義 張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0日電 據不完全統計,哈爾濱市現有歌廳、量販式KTV 700餘家,其中多數屬無照經營,且多建在居民區內。許多市民被這類娛樂場所傳出的『夜半歌聲』吵得夜不能寐,一些人甚至患上了嚴重的神經衰弱,還有些人被迫另謀居所。

  據介紹,近幾年來,量販式KTV、歌廳在哈市遍地開花,這其中除了一些正規的量販式KTV開設在非居民區外,大多設立在居民區內,有的開設在居民樓的地下室,有的則把居民區內的門市房改裝成了歌廳。有知情人講,現在歌廳之類的娛樂場所之所以大量出現,主要是因為這一行業來錢快,啤酒、瓜子等零食一旦進了這樣的場所,身價上漲十幾甚至幾十倍,每間包房也都按每小時幾十元至幾百元不等進行收費。

  KTV市場繁榮,卻給一些市民帶來了痛苦。撫順街的一位居民反映,他家樓下就是歌廳,每天夜晚傳來的刺耳歌聲吵得樓上的居民無法入睡。幾年來,他們一家人沒睡過好覺。樓裡有幾戶居民實在受不了了,只能投奔到親屬家。另一位居民張女士說:『除了鬧人的噪聲外,還有一些打扮「嚇人」的女子不時在歌廳出現。有時可能是公安機關來檢查,這些人就會一窩蜂地往樓上跑,有時把孩子嚇得直哭。這樣的環境實在是不利於孩子健康成長。』據道裡區環保局的有關負責人介紹,現在在各類噪聲污染的投訴中,百姓投訴最多的就是KTV擾民。

  記者在采訪中得知,幾年來由於相關法規的缺失,對黑歌廳缺乏有力的懲處措施。對於娛樂場所的營業執照頒發,工商部門一直管理很嚴,歌廳的經營者往往是先進行投資,待裝修等前期准備工作基本就緒時,再到工商部門辦照。如果執照辦不下來,就會偷著營業。而文化部門對黑歌廳也沒有取締的權力,通常在查處這類娛樂場所時只能拿走麥克風等小物件,這樣不痛不癢的處罰無法從根本上懲治黑歌廳。

  擾民的歌唱不了多久了。今年3月1日起開始執行的《娛樂場所管理條例》規定,娛樂場所不能設在居民樓、居民住宅區內。而新的《治安管理處罰條例》也明確規定,制造噪聲乾擾他人正常生活的,將被處以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200元以上500元以下罰款。道裡區文化、公安、工商、環保等部門已展開行動,對該區內100多家KTV、歌廳等娛樂場所進行檢查,實行『消音』行動,還百姓以清靜的生活。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