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0日電 『我小時候在道外俗稱『八雜市』的南六道街附近住,經常到附近的老仁義蒸餃館買蒸餃回家吃。那兒的蒸餃那纔香呢!吃完餃子都捨不得擦嘴。』19日,哈爾濱市市民張秀銀向記者講述了關於老仁義蒸餃的故事。
張秀銀說,當年道外區南六道街『八雜市』幾乎遍街都是飯館,但她記憶最深的,當屬老仁義蒸餃館了。老仁義原來沒有名號,只是在飯店門口掛一個藍色幌子,說明是清真飯店。地址在南六道街裡的西順街105號,在一家戲院對面。1912年開業,主營牛肉餡蒸餃。當家的是一個河北人,名叫佟玉新。由於他家的牛肉蒸餃風味獨特,吸引了許多人前來品嘗,生意非常紅火。
記者查閱資料得知:1941年左右,老仁義館瀕臨破產,1966年更名為『全新餃子館』。1967年老仁義館遷到了哈爾濱市道外區豐潤街,與『滿記』仁義館合並,改稱『全新飯店』。1979年『全新飯店』又恢復了老字號——老仁義。
2003年8月,哈爾濱市對『老仁義』的招牌進行了公開拍賣,『老仁義』被原『老仁義』的經營者張滿堂以10萬元買走。2004年5月,新『老仁義』在哈爾濱市道外區靖宇十四道街開張營業。除了經營傳統的牛肉蒸餃外,新菜品增加了六七十種,生意日漸紅火。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