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0日電 近日,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2006年,哈市教材選定由『分權』走向『集權』,由市教育局組織專家組統一選教材。
據了解,2003年,新課程改革後使用的教材打破了過去由國家教育部統一規定的模式,教育部門可以在符合新課標的多版本的教材中選擇國家級課程的教材。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提出,課程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在課程教材的選用上,2003年9月,新課程改革後哈市使用的教材打破過去由國家教育部統一規定的模式,轉由以區、縣為單位從18個版本的教材中自選。
新課改以來,哈市各中小學紛紛結合本校的傳統和優勢,根據學生的興趣和需要,開發或選用適合本校的特色課程,使學生朝個性化的方向發展。哈市中小學校的學校課程正在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中,許多學校已經形成了自己的辦學特色。2004年秋季,哈市地方教材《走進哈爾濱》走進了近20萬中小學生的課堂,該教材共分歷史文化、環境資源、科技發展、政治經濟四大板塊,圖文並茂地介紹了『大列巴』、紅腸、冰糖葫蘆等地方特色食品,充分展示了如詩如畫的斯大林公園、獨具歐陸風情的果戈裡大街、莊嚴的東北烈士紀念館等地方標志性景觀。
新課改在拓寬孩子的視野、增加知識面上具有一定的好處,但也存在弊端。據悉,各區縣自主選擇教材,由於版本太多,不利於教研人員指導教學,更不利用中考出題。去年國家教育部又對國家教材的選用作出規定,由以區、縣為單位轉由市級教育部門中選用。
據介紹,去年哈市教育部門在選擇教材之前,組建了由具有高級職稱的骨乾教師和市區教研員組成的400多人的人纔庫。采取抽簽的方式確定選教材人員名單,從400多人中抽出175名評審專家,以投票的方式選出符合新課程標准的教科版和人教版兩個版本教材。
據悉,今年的教材選用抽簽確定評審專家,以投票的方式選出適合哈市中小學生的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