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2日電 已有十多年種水稻歷史的杜爾伯特縣江灣鄉一改『單打獨斗』闖市場的傳統局面,在政府引導下,組建了江溢水稻專業合作社,形成了水稻種植、加工、銷售的服務體系,加快了農民的增收步伐。
合作社裡,水稻種植技術專家和社員一起搞品種對比試驗,選育的9個適合江灣鄉種植的水稻新品種,得到了國內知名水稻育種專家的肯定,高產栽培技術迅速得到推廣。合作社還購買了75臺水稻插秧、收割機械,推進機械化作業。入社社員可以共享水稻種植經驗和技術,合伙購買農資,集體找銷路,延伸了產業鏈條,增加了稻農收入。今年剛一開春,合作社就統一采購了90噸化肥,每噸比市場價便宜了100元。
合作社引導社員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標准種水稻,加工出的大米通過了歐盟認證,被認定為AA級綠色食品。合作社還成立了兩家加工廠,自己種稻,自己制米。水稻收成好,還得把銷路找。合作社常年派專人找銷路,在北京等地的糧食市場建立了聯絡點,生產出的大米供不應求。
杜爾伯特縣江灣鄉背靠嫩江,是黑龍江省有名的富硒大米生產基地。合作社的組建加快了農民增收步伐,截至去年末,社員已達到85戶,入社水田11000畝,建成了一處種子繁育基地和兩家水稻精潔米加工廠,水稻銷售收入達到104萬元,社員人均純收入達到了8000元。稻農們都說:『是合作社領咱種出了增收稻。』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