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辦事處就是他們的家 斯大林街道辦事處關愛農民工
2006-03-27 10:35:4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楊興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點擊放大】
張文晶和黃鑫佳是江沿小學一年級學生,她們的父母都是在斯大林街道辦事處工作的農民工。她們享受與城裡孩子同等水平的教育。

  東北網3月27日電 在我們這座繁華的城市,大概沒有比垃圾轉運更苦髒累的工作了。在斯大林街道辦事處,王玉發帶領著農民工,卻把這種『苦髒累』承包了十多年。到底是什麼原因,讓這些農民工堅守崗位?斯大林街道黨委副書記呂永生說:『在按時足額發放工資的前提下,盡一切努力為他們營造一種家的感受,讓他們感到親切和依賴。』

  斯大林街道辦地處市中心,也是農民工聚集區,如何加強對農民工的管理,不僅影響街道社會環境,也涉及農民工穩定就業等關鍵問題。該街道辦事處於2001年9月在全市率先成立『外來務工者工會』,2004年又成立了『保潔工會』這樣的『行業工會』。

  保潔工會是保潔工們自己的組織,但更多情況下,它的工作開展要依靠辦事處這個『婆家』。農民承包垃圾轉運,比其他人有更多的難處,如工資低、生活水平低、租房難、子女就學難等等。斯大林街道辦事處除及時足額發放工資外,還將許多臨時工作交給垃圾轉運工,並給予相應的報酬。每逢年節,辦事處只要辦福利,也多少帶給他們一份。他們收入低,根本租不起好房子,辦事處就特事特辦,幫他們建造簡易房,甚至在垃圾轉運間上接了一層樓,特意作為他們的住房。過去,農民工子女上學沒有明確政策,辦事處就和轄區學校聯系,先後讓30多個農民工子女順利就讀。誰家有個大事小情的,辦事處領導都要上門慰問,大病大災的還額外捐點兒款。

  除了做好『家長』外,辦事處還努力讓垃圾轉運工們變成『家裡人』。年三十、正月十五,辦事處領導為他們包餃子和他們一起吃元宵,垃圾轉運工們往往把這時的榮譽,用電話轉播給遠在鄉村的家人一同分享。街道或者社區舉辦大型活動,都要有垃圾轉運工的參與。就連社區治安、綠地養護這樣的公益性事務,也要劃分給他們適當的『工作量』,垃圾轉運工沒人說是街道給他們增加了負擔,反而覺得街道沒拿他們當外人,是『家裡人』應盡的義務。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