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29日電 近年來,在哈爾濱市街頭,除栽有楊樹、柳樹、榆樹、糖槭樹等鄉土樹種外,又栽植了許多新引進的樹種,然而這些新老樹木常由於某種原因而枯死。哈爾濱林業大學園林學院副教授劉曉東就怎樣科學種樹及樹木養護、預防枯死等問題介紹了經驗。
據劉教授介紹,導致樹木死亡的主要原因,一是種植方法不科學。在街頭隨便找人就種樹,人員未經過培訓,不知道個別樹種有方向性。二是沒人進行養護。新栽樹木在雨季未到來之前,7至10天內需要澆水,搭支架,防止土壤下沈,並噴灑防病蟲害藥水。
目前,適合在哈爾濱市生長的樹木有150餘種。從3月下旬至4月末,是春季植樹的最佳時期。劉教授認為,為讓樹木生長得更健康,在種植上,要在前一年秋季挖好的樹坑內灌水,樹坑大小根據樹乾直徑決定,對種植的樹木根系做適當修剪。回填土過程中,要選用經過科學配比的腐植土,盡量不用建築殘土,因即便把殘土中的建築垃圾篩出去,這種土裡也沒有肥料,成分偏鹼性,仍然會損傷樹木根系。
劉教授認為,防止樹木枯死,除澆水、設防風障、涂保護劑等技術措施外,在樹木移植時,也要加倍小心,不要讓樹體受到損傷。此外,近幾年哈爾濱市冬季氣溫較高,樹坑中的雪水難以長期維持,加上冬季植樹坑完全踩實較困難,雪水融化進入土壤後,容易在樹坑中形成縫隙,造成根系漏風抽乾,影響樹木成活,因此,要加強秋冬季灌水,保證樹木根系不失水。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