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愛心改變貧困女童命運
2006-04-03 11:07:13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徐陽春 崔志強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點擊放大】
    3月3日,中石油哈爾濱公司團員、青年來到道裡區新發鎮,捐助10名女童,給她們送去學習用品,鼓勵她們要好好學習。

  東北網4月3日電 去年這個時候,哈爾濱日報、市孤困兒童幫扶中心和哈爾濱國貿城共同拉開了『愛心救助春蕾女童』活動的帷幕。一年間,本報每篇關於孤困女童的報道都牽動著許多善良人的心,在愛心的驅使下,援助之手幫助身處困境的兒童重新走上求學路。據市孤困兒童幫扶中心辦公室統計,一年間,共接收社會團體和個人捐款、捐物折合人民幣36萬餘元,通過區、縣婦聯兩級聯動接收款物110萬元。好心人無私的捐助改變了3870名貧困女童的命運,愛心給她們帶來希望。

  有愛心的人越來越多

  『愛心救助春蕾女童』活動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激活了城市的愛心,越來越多的普通市民開始關注並投身到愛心行列,共同編織愛心城市。

  繼紅小學四年級學生徐子玉在報紙上看到女童們的事,纔知道並不是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像她和同學們一樣可以無懮無慮地讀書。她說:『她們和我一樣大,卻過著那麼苦的日子,我想幫她們重回學校,我用攢下的零花錢幫助一個小朋友。』她不但拿來存錢罐、書包、文具,還特意寫了一封信鼓勵小朋友。

  『我想捐助一個失學女童,這是240元錢。』省衛生學校的學生朱麗媛星期日來到幫扶中心捐款。『這錢是我自己撿廢品攢下的,我要把錢送給最需要的人。240元,就能圓一個孩子的讀書夢,挺有意義的。』

  一位曾在哈爾濱下過鄉的上海知青在飛機場上看到報紙上刊登的孤困兒童檔案,馬上給記者打電話詢問捐助事宜。幾天後,她專程從上海來到哈爾濱與一名孤困女童結成長期幫扶對子。她說:『早就想為第二故鄉做點什麼,這次終於如願以償。我將盡自己所能幫助更多孩子走出失學的陰影,算是我對曾養育我的黑土地的回報。』

  遲偉華夫婦在為孩子過百天生日時,決定把親朋好友給孩子的錢全部捐獻給幫扶中心,當天的生日晚會成了一場慈善晚會,他們用親朋好友給的錢救助了24名貧困女童。

  沒有指令性攤派,不需要層層動員,人們從報紙上獲取孤困兒童的信息,各界人士帶著同樣的愛心來了,不求回報,無私而純潔的愛讓人性的真善美在救助春蕾女童行動中散發出耀眼的光茫。一筆筆捐贈是難以用金錢衡量的真情,是一顆顆無法用天平稱重的愛心。當救助貧困兒童正在成為成千上萬人的共同行為,我們這座城市又怎能不充滿愛心,充滿希望。

  愛心改變貧困孩子命運

  146中學張曉滕同學永遠不會忘記去年夏天的那一幕:在面臨中考的關鍵時期,市孤困幫扶中心送來一位好心人的捐款,讓整日為學習費用而愁容滿面的家人放下了長期壓在心頭的那塊無形巨石,她滿懷信心地繼續向夢想邁進。

  被救助女童郭思佳的母親在給幫扶中心的信中滿懷深情地寫道:『每當新學期開學,我的心情都非常復雜,高興的是女兒又長了一歲,更懂事了,犯難的是對於貧困單親家庭來說,數額不高的學習費用仍是我無力承擔的。當你們送來那位不留名的好心人捐贈的幫扶款時,我的感激之情真無以言表。我們母女將深深銘記這份恩情,孩子表示,一定要好好學習,長大後去幫助別人』。

  在社會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去年有51名受幫助的孤困孩子以優異成績昇入省重點高中,她們以實際行動對愛心人士作出了最好的回報。3870名曾經無力維系正常學業的貧困女童綻放出久違的笑臉,雖然未來人生之路仍然艱辛難行,但有了社會各界的愛心支持,她們將不再孤獨無助,心中的夢想也不再那麼遙不可及。

  愛在延伸善行無止境

  救助孤困兒童活動已開展3年了,捐助的隊伍在擴大,捐助的形式多樣化。

  劉大娘的孩子在社會各界的資助下完成了大學學業後,她就馬上與一名孤困女童結成對子,不管自己的生活多麼清貧,4年來愛心救助從未間斷。

  李女士已連續3年資助一名孤困兒童,而且過年過節都會帶著禮物去看望孩子,受母親的感召,李女士的女兒表示將來要接過媽媽的班,一直會供到這個孩子上大學。

  作為『愛心救助春蕾女童行動』主辦單位之一的哈爾濱國貿城,2002年曾一次捐款100萬元,去年再次捐贈價值3萬元的童鞋。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黑龍江工程學院測繪工程系、黑龍江東方學院愛心社、哈爾濱商業大學經濟系黨團活動站及黑龍江中醫藥大學03、04本碩班的1500餘名大學生志願者在集體認助春蕾女童的同時,還為孤困兒童們精心組織了許多有意義的活動。在這些大學生中,有相當一部分本身也很貧困,他們捐出的幾元、幾十元都是從牙縫裡『摳』出來的。有的大學生本身經濟條件不好,沒有錢幫扶貧困兒童,他們免費為貧困兒童當家教,每當休息日、假期,大學生們來到貧困兒童中間,用知識改變貧困兒童的命運。

  當一本幾元錢的課外輔導書、十幾元的微機課費等都成了家裡無力的額外負擔時,他們怎能擁有和其他孩子一樣的學習機會?而且,在一些相對落後的地區,重男輕女的思想仍很嚴重,貧困家庭裡的女孩子不僅要過早地承擔家務的重負,還要隨時面對犧牲學業的厄運。在幾年來的幫扶孤困兒童活動中,雖然不少孩子已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救助,可在市孤困兒童幫扶中心的檔案庫內仍有許多品學兼優的貧困孩子在人生的轉折路口,渴望愛心救助,延續學業。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