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電 地處我國東北邊陲的黑龍江墾區的104個國有農場,在市場需求規律的刺激下,今年紅小豆、綠豆、小粒豆、白芸豆、紅芸豆、白瓜子、花生等小雜糧作物的種植面積將達到近200萬畝,許多農場職工正在積極准備開機播種。
黑龍江墾區是我國重要的商品糧基地、國家糧食安全儲備基地和綠色食品基地,全墾區共有耕地面積3250多萬畝,主要以種植國家和市場需求量大的水稻、大豆、玉米、小麥、大麥五大作物為主。但近兩年這裡的許多農場職工發現,各地消費者對生態環境安全的黑龍江墾區生產的小雜糧需求量一年比一年大,每年秋季來北大荒采購小雜糧的我國南方客商和國外客商一年比一年多,一些種植小雜糧作物的農場職工也嘗到了甜頭。因此,許多農場職工根據市場需求開始擴大小雜糧種植面積,並且在局部地區形成了種植小雜糧的基地和優勢。
目前,在黑龍江省的三江平原上以寶泉嶺等農場為主的紅小豆種植基地;以紅旗嶺農場、八五二農場、八五一一農場、慶豐農場、雙鴨山農場和小興安嶺腳下的海倫農場、紅光農場、綏棱等農場為主的白瓜子種植基地;以友誼農場、和平牧場、寶泉嶺農場、富裕牧場等為主的花生種植基地;以尖山農場、八五三、八五二農場、五九七等農場為主的小粒白芸豆和紅芸豆生產基地已經基本形成,近兩年都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其中紅旗嶺農場、八五一一等農場的白瓜子;尖山農場、海倫等農場的紅、白芸豆等,不僅滿足了國內部分地區消費者的需要,還出口到了國外。現在種植小雜糧作物的農場職工一年比一年多。據了解,今年地處松嫩平原的尖山農場小雜糧計劃種植面積突破歷史最高紀錄,達到近兩萬畝。其中僅小粒白芸豆的種植面積就達到8000多畝。據介紹,這個農場從2004年開始與美國的一家公司合作,簽訂了種植小粒白芸豆的合同,經過一年多合作取得了成功經驗,去年農場職工種植的2600多畝小粒白芸豆畝產達到200多公斤,出口300多噸,8個種植戶共收入15萬多元。今年他們繼續與美國的這家公司合作,簽訂了1.5萬畝的小粒白芸豆種植合同。目前這個農場的職工種植小雜糧的積極性很高,今年增加了種植奶花芸豆、日本白芸豆、黑豆等10多個雜糧品種。在尖山農場的帶動下,與他們相鄰的周邊農場職工和地方農民也掀起種植小雜糧的熱潮,僅小粒白芸豆的種植面積就達到7500多畝。
據了解,今年黑龍江墾區的104個國有農場,都將種植不同面積的小雜糧作物,各農場的農業、科技等管理部門將對職工進行技術指導,糧食部門也要對職工提供市場信息等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