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3日電 10日,《滿目瘡痍天恆山》刊發後,很多讀者打來電話,希望有關部門能盡快采取切實可行的辦法,早日改變天恆山的現狀。12日,記者采訪了相關部門。
關於天恆山磚廠挖土破壞環境的情況,哈爾濱市土地局礦管處一位姓肖的工作人員對記者說,當地最早的一家磚廠是1953年建成的,那時就開始從山上取土制磚,之後又陸續開了15家,當初這些磚廠都是國有企業。2003年,根據天恆山開發計劃,土地局將這些磚廠的執照全部收回,但這些磚廠仍舊非法經營,土地局執法人員便著手對各磚廠進行取締,一段時間後,先後有9家被關停,餘下的7家由於種種原因還在經營。如果想徹底關停這些磚廠,還面臨著諸多難題。土地局執法人員已多次對這些磚廠進行罰款,可是交了罰款,它們仍在經營;如對磚廠停水斷電,也需要團結鎮當地政府農電水利部門的配合。這些正在經營的磚廠現都由私人承包,他們每年上繳的承包費養活著很多原國有磚廠的退休職工。該名工作人員提出了一個解決辦法,當初道外區提出開發天恆山,其開發經費就應該包括對磚廠的補償和對磚廠退休人員的安置,如果這問題解決了,磚廠關停就不難了。
據主管天恆山保護的道外區團結鎮劉副書記介紹說,當地磚廠承包給個人後,每年磚廠交的資金需要支付近3000多名磚廠職工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的費用。兩年前根據市裡統一部署,鎮裡也開始對磚廠進行取締,可是一些磚廠仍派人派車進山偷著挖。劉副書記說,對這些磚廠最好的處理辦法就是逐步引導它們進行轉產,目前已有兩家磚廠在鎮裡的幫助下改為生產一種新型建築材料,用粉煤灰作原料,現在鎮裡正在著手做這項工作。另一種辦法就是要有大筆的資金,鎮裡初步算了一下,安置磚廠和退休工人需要大約3000萬元。據其介紹,目前為止,無論是市裡、區裡還是鎮裡都缺少這筆經費。
對於垃圾場問題,道外區愛衛會劉忠德主任給予了回答,當地垃圾場是由於部分人和單位長期私自扔垃圾而非法形成的,前幾天他們曾與團結鎮政府一起對當地亂扔垃圾的情況進行了整頓,之後便將治理垃圾場任務移交給了當地的團結鎮政府,由他們派專人進行看管。記者又電話采訪了團結鎮政府主管此事的副鎮長張雙。他說,與區愛衛會聯合對垃圾場進行治理的當天,他就組織人員將該非法垃圾場的入口用鐵絲封住,可是兩天後鐵絲就被人弄斷盜走,由於鎮裡缺少相對應的執法部門,對前來卸垃圾的車輛不能做出處罰。張副鎮長說,目前鎮裡正在進行研究,准備近期內出臺一個解決方案,對垃圾場進行徹底封停。
對於天恆山的環境問題,本報將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