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女性難過打折關 理財觀念受挑戰
2006-04-19 09:16:16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9日電 記者日前在幾大省會城市發現,各路商家瞅准女性消費,或在商場門口打出宣傳橫幅,或在媒體上登出廣告,紛紛推出了打折、返券、贈送精美禮物等促銷活動,用令人心動的價格『動員』女士們錢包。在一輪又一輪消費熱的背後,是盲目跟風還是理性消費?

  衝動消費凸顯現代女性理財空白

  每當商家有打折促銷的活動,很多女性往往樂此不疲地去『淘』。保險公司的朱小姐是一位典型的購買打折物品的『狂熱分子』,她說,自己的收入屬於中等水平,一般情況下,不打折返券的物品她不會去買。她告訴記者,在某商場的購物節上,她連續兩次各支出2000多元。

  人壽保險有限公司的理財規劃師李叡分析道,許多愛美的女性只顧眼前打扮,全然不知若乾年後子女的教育經費和自己的養老金需要更多的支出,理財觀念的落後成為女性非理性消費的主要原因之一。現代女性除了『會花』,還應懂得理財。女性學會精明地打理個人財富,纔是保證自己經濟獨立和優秀生活品質的必備技巧。

  如何理財困惑現代女性

  在現代社會裡,女性走出家庭,在職場的打拼中不斷鞏固著自己的經濟地位。隨著收入的增加,女性的消費能力在這個商品社會中得到了很好的發揮。而大多數情況下,女性消費的觀念是很矛盾的,一方面,精打細算,分毫必爭;另一方面,又是最容易衝動消費,買下不少『雞肋』商品。那麼,一個聰明的女性到底如何做到既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又不會入不敷出呢?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位職業女性,問她們平日是否關注理財。26歲的何小姐一臉詫異,她說:『理財?我從來都沒想過?有這個必要嗎?』30歲的馬女士則認為理財是男人的事,參加工作不滿3年的張玲認為學習理財有點難,沒時間去學。根據互聯網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70%的女性不關心理財。而在各地金融機構推出的理財服務項目中,女性介入者極少。

  目前已經有一定積蓄的顏女士說,自己曾一度想過要投資做生意、買股票、買基金,也明白投資理財的好處,但是不知道具體該怎麼操作,怕選擇不當賠本,所以,只好全部存在銀行裡。如果把錢放出去投資,戶頭空空感覺很沒安全感。

  建設銀行理財顧問告訴記者,女性由於其自身感性的一面,容易對自己沒有信心。多數女性對數字、繁雜的基本分析、宏觀經濟分析沒有興趣,缺乏耐心,總認為投資理財是一件很難的事情,非自己能力所及。同時,投資理財要看統計數字、總體及個體經濟分析,這些對一般非科班出身的女性或根本很少接觸理財知識的女性來說,確實是個『限制』。

  女性理財走出『深閨』有多難?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很多人覺得女性理財只是小打小鬧,斤斤計較的只是眼前的那點錢,雖精明但不聰明。還有人甚至認為女人只會花錢,不會賺錢,理財這種讓錢生錢的事與女性關系不大。

  理財規劃師李叡認為女性在理財上獨具天賦。她說,女性首先要有理財意識,然後根據不同年齡段、不同需要和抗風險能力設置相應的投資理財計劃。投資理財並不意味著一定從手中的錢財開始,其實,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何通過投資理財,使自身具備更大的價值。李叡說,現實生活中,個人理財其實是必然發生並有規律可循的。一個人經濟獨立前,支出消費靠父母,不需要理財規劃。有了收入,經濟獨立了,就要開始為自己打算了。一個剛剛工作而又未婚的年輕人,收入不高,但是有結婚、買房等壓力,可以適當考慮風險投資,即使失敗也有時間通過努力工作來彌補。從結婚到40歲是生命周期的第三階段,這一階段事業開始穩定,收入提高,但是有了家庭,面臨生育和年幼子女撫養,各種消費支出增加。40歲到55歲是生命周期的第四階段,事業穩定、收入穩定但大幅增長的可能性減少,同時子女教育開支、父母養老金支出均增加,個人開始要為退休進行准備。55歲以後是生命周期的最後階段,主要是個人醫療費用上昇、開始考慮遺產分配的階段。

  李叡根據生命周期,對女性在理財方面提出幾點建議。第一,收入、支出要有計劃,制定每月消費清單,學會記賬。第二,對於收入結餘要制定適合自己的理財目標。第三,最好采取復合投資管理的方式,投資多樣化,減小風險。第四,聽取專業理財顧問的建議,不盲從,選擇合適的理財組合。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