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幫技術幫服務 普陽農場農技人員與農戶『科技結親』
2006-04-21 20:15:07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東 張仲勛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21日電(孫東 張仲勛 記者高長利) 眼下,正值春耕備耕季節,在農墾普陽農場的20個作業區,100多名農技人員開始忙碌起來。他們紛紛與農戶在畜禽、農作物、食用菌等方面結成『科技對子』,為農戶全年的生產『保駕護航』。目前,已有2000多農戶與農技人員結了『科技親』。

  據了解,與農戶『聯姻』的科技人員主要任務是根據季節的特點和『親家』的生產需要,及時上門送信息、送技術、解難題。用農民的話說就是『為農戶致富鋪路架橋』,做『助推器』。

  普陽農場水稻辦主任、農藝師何正元去年與科研站作業區的水田戶石長江結成了『科技親』。在何正元的精心指導下,石長江的10公頃水稻獲得大豐收,平均?產在9噸以上,純盈利8萬多元,一下子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示范戶』,他的水田還被農墾總局列為高產攻關試驗田。今年,何正元與全場500多戶水田戶『科技結親』,是全場農技人員中『親家』最多的,佔全場水田戶的50%。他的手機號碼農民耳熟能詳,種植戶親切地說,『水稻要掙錢,就找何正元』。

  畜牧公司高級獸醫師李寶軍也是一位『結親』能手。去年他與第二作業區的奶牛戶許連碧結成『科技親家』。經過李寶軍一年多的熱心服務,許連碧的奶牛由最初的8頭,發展到現今的20多頭,年純收入7萬多元。今年,李寶軍又和90多戶養殖戶結成『親家』,他家的電話成為養殖戶的『致富熱線』。

  如今,普陽農場水田種植面積超過16萬畝,每年可為農戶增收6000多萬元;畜牧產值達到7800萬元,佔農業總產值的26%,全場養殖戶純收入2300萬元,農技人員功不可沒。17作業區水田戶李學軍去年種植的10公頃水稻,在農技人員的多次悉心指導下,一下子掙了6萬多,狠賺了一把。他激動地說,是農場的農技人員這個『親家』,讓農民們盡快走上了致富路。

責任編輯:杜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