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6日電 25日,記者在哈爾濱市長林子勞教所采訪時,發現民警辦公室裡多出了一張小行軍床,而此時隔壁辦公室裡傳來孩子朗朗的讀書聲。看出記者的疑惑,長林子勞教所所長史應白解釋說,讀書的孩子是勞教人員李亮(化名)12歲的兒子,由於沒人看管,他已經在勞教所裡吃住半個多月了。
聽了他的解釋,記者更加吃驚了,史應白和盤托出事情的經過。4月5日,在長林子勞教所五大隊勞教人員會見家屬辦理登記的過程中,一個滿臉稚氣的小男孩來到了登記處,『警察叔叔,我要見我爸爸!』『你爸爸是誰啊?』民警問。『我爸爸叫李亮,我叫李鵬宇(化名),是他兒子,他在你們這裡,我現在沒人要了,阿姨也不管我了。』說著小男孩的眼裡充滿了淚水……
『你別哭,是誰帶你來勞教所見你爸爸的?』民警安慰著小鵬宇。這時兩個年輕女子對民警說:『我們是李亮朋友的朋友,李亮的朋友前幾天得病死了,我們照顧這孩子有一陣子了,現在要去外地打工,沒辦法,只能把孩子送到他爸爸這來了。你們是警察,不能不管吧?』說完放下孩子的包裹和行李轉身走了。民警試圖攔住她們,想問個究竟,但是她們頭也不回地走了。
今年45歲的勞教人員李亮,2003年12月18日因盜竊被勞動教養三年。妻子早在1996年就和他離婚,不知去向,當時孩子只有兩歲。李亮為了供養兒子賣掉了房子,出事後就把小鵬宇寄養在自己的朋友家。可兩個月前,李亮的朋友因突發腦溢血病故了,可憐的小鵬宇又沒人照看了,一直輟學在家。
很快,長林子勞教所的乾警們都知道了這一情況。五大隊大隊長趙爽把小鵬宇帶到大隊,孩子撲到父親的懷裡抽泣著,李亮眼含淚花望著孩子不知怎麼辦。這時,大隊長趙爽的一句話打破了屋裡的沈靜,『先把孩子安排在大隊住下,李亮你只管好好改造,孩子的事情大隊管了,他已經輟學了,不能再把孩子推向社會。』大隊為小鵬宇專門騰出一間辦公室,支起床,鋪上了嶄新的軍用行李和床單。每天民警吃飯時都為小鵬宇多打出一份,民警們還經常從家裡帶來一些營養品和好吃的東西給他。天真的孩子臉上漸漸有了笑容,剛來時對民警的那種畏懼沒有了。
孩子的吃住問題解決了,但小鵬宇不上學怎麼能行?經過開會研究,大隊決定一方面派民警聯系李亮的其他親屬,另一方面和小鵬宇所在學校哈爾濱市道外區正陽南小學校聯系商量復學事宜。在民警們的努力下,終於找到了李亮的外甥姜作岩,但他表示自己做不了主,得與其母親(李亮的姐姐)商量。然而,李亮的姐姐一直未露面,而且也未作答復。
為了暫時解決孩子的學習問題,民警們提出了許多方法。大隊領導想起,在押勞教人員中有一名碩士研究生,征得了該人的同意之後,大隊的民警就排好班,一天一個民警加上研究生,按課本和教材輔導孩子學習。於是勞教所裡就出現了開頭記者所見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