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9日電 記者從哈爾濱市林業局獲悉,為阻止近年來沙塵暴對哈爾濱市日漸嚴重的侵襲,日前林業部門在市區西南方的雙城市松花江堤岸上種植了一片寬100米至500米不等,總面積達3000畝的防沙林帶,植樹數量達到40萬株。該防護林帶將對從內蒙古方向襲來的沙塵暴起到屏障作用,並能減緩哈市周邊地區『就地起沙』現象對哈市生態環境的威脅。
據了解,哈市周邊地區沙化總面積已達9.4萬畝,治沙防塵已成當務之急。昨天,記者在距哈爾濱市中心不足40公裡的雙城市韓甸鎮看到,沙化最嚴重的沙丘已推近到村邊民房。在雙城市杏山鎮臨江村,記者看到這處緊臨松花江邊、位於哈爾濱西南方上風上水地段的土地,由於江水枯竭期江沙上揚,很大一片土地已是黃沙漫漫。據鎮政府領導介紹,近兩年來,該段區域沙化嚴重,原來臨江的耕地有不少已經被黃沙侵蝕,目前黃沙正以每年蔓延500米的速度向村莊推移,黃沙的流向正是哈爾濱市區的所在方向。
據市環保部門統計,去年以來哈爾濱市揚塵、揚沙天氣較兩三年前呈現上昇趨勢。盡管這主要是因為內蒙古沙塵暴的侵犯所致,但哈爾濱市周邊地區沙化區域不斷擴大,風吹沙起所導致的『就地揚沙』現象,也形成了沙塵暴就在家門口的威脅。市水務局水務專家認為,市區周邊沿江土地出現沙化,除氣候變化、多年連續乾旱少雨因素之外,人為對自然環境的破壞也是重要原因。
面對沙化的侵蝕,哈爾濱市林業部門日前已開始采取防治措施。據介紹,在哈市西南方向的雙城市,已種植了1000畝總計11萬株的柳樹。同時,在沙化現象嚴重的雙城市韓甸鎮萬隆鄉、金城鄉、永勝鄉和臨江鄉,植樹防沙工程也正式啟動。據統計,雙城市今年新種植防沙林達3000畝、40萬株。成林後,哈市揚沙天氣將明顯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