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0日電(記者 高長利) 綏化市開展平安創建活動兩年多來,積極構建農村治安防控長效機制,探索出『四引進』工作模式,實現了發案少、秩序好,農民安居樂業的創安目標。
把保險引入治安防范體系。創安工作開展以來,綏化市各級綜治部門積極與財產保險公司協調,在農村開辦治安財產保險業務,使保險進入治安領域,為農民財產『上了一把保護鎖』。2005年下半年,綏化市下發了《農村實行治安保險工作實施方案》,並率先在慶安縣農村進行試點,開啟了房屋、機動車、農機具、家用電器等16個險種。為了讓農戶踴躍投保,保險公司把保險額降到了最低限度,大大調動了村民投保的積極性。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有3.2萬戶農民參加治安保險,佔農村總戶數的30%以上。其中,因家中被盜、被燒或發生交通事故的有1896戶,全部得到了治安保險理賠,理賠金額達380萬元,有效的避免了農民的經濟損失。
把承包引進農村治安。綏化市采取村民議事會審議、村委會批准的辦法,確定村治保主任為全村治安的第一承包人,負責全村的治安工作。再由治保主任提名,每屯配備一名專職治安員,負責全屯的治安工作,承包人承擔治安風險。治安承包人之間、承包人與村委會、派出所之間層層簽訂承包合同。同時,借助於治安保險體系,專職治安員的承包費在治安保險代辦費中解決,在不增加農民負擔的同時,合理解決了承包人的工資報酬問題。治安承包責任制明確了治安承包責任人的職責任務,由鄉鎮派出所負責對承包人的工作檢查、考核、評比,實行嚴格的崗位責任制、檢查制、獎懲制和理賠制。一旦發生火災或者盜搶案件,根據經濟損失多少和承包人責任的大小,對當事人給予適量的賠償。同時,公安機關根據治安承包人提供線索的情況進行獎勵。目前,全市已經在1013個村實行了治安承包,佔全部行政村的75.8%。
把保安引進勞務市場。綏化市各縣市區和各鄉鎮分別成立了治安服務公司,在城鄉全方位開展了治安有償服務活動。鄉鎮治安服務分公司在派出所的指導下工作,自負盈虧、有償服務,承擔理賠。保安員在農村企業和村屯中招聘,一般由10——15人組成。主要為鄉村民營企業、產糧大戶、養殖大戶擔當保安員,提供有償服務。去年,農村保安人員共承辦各類治安服務項目3356項。同時,綏化市在各市縣區成立了治安聯防總隊,160個鄉鎮成立了聯防中隊,每個村屯成立治安聯防小隊,形成自上至下的治安聯防格局。此舉實現了農村治安『鄉鎮有人抓、村裡有人管、屯裡有人看』。
把科技引進創安活動。綏化市在出租車搶劫案件多發區推廣和安裝了GPS衛星定位系統和CAS防盜防劫系統,對出租車施行24小時監控。在邊遠地區安裝了無線報警電動顯示器,建立快速反應機制。為防止盜割電纜事件的發生,綏化市在輸電線路上安裝了6420個斷線報警器。此外,綏化市還在一家一戶全部落實治安聯防小電話的基礎上,為養殖大戶、安裝了紅外線報警器,有效防范了盜竊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