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5日電 2002年,《哈爾濱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重新修訂完善出臺。按照規定,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或者可回收水量大於750立方米/日的居住區和集中建築區,應當配套建設中水設施,然而至今——
為加快建設節水型社會,2002年12月1日《哈爾濱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重新修訂完善出臺,其中第二十五條規定:(一)建築面積2萬平方米以上的賓館、飯店、公寓等建築;(二)建築面積3萬平方米以上的機關、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和文化、體育場所等建築;(三)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以上,或者可回收水量大於750立方米/日的居住區和集中建築區等。現有建築物使用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應當按照規定逐步配套建設中水設施。第十七條規定:新建、改建、擴建工程項目,應當配套建設節約用水設施的,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
日前,記者在走訪調查中了解到,4年時間過去,雖然許多開發商知道《條例》的有關規定,但由於該規定在具體落實中相關部門銜接不到位,開發商不主動上中水設施,居民也沒有使用中水意識,目前中水設施建設在居民小區中仍是空白。
4月28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南直路與先鋒路交匯處的泰富長安城,該小區完全建成後建築面積將達40萬平方米,按照《哈爾濱市城市節約用水條例》第25條的相關規定,在此新建工程中應當建設配套中水設施。但記者從開發商黑龍江泰富恆通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工程部經理於銘處得知:小區從規劃到設計,中水設施這一塊是空白,在跑前期手續時,沒有從有關部門聽到要上中水處理措施的要求。於銘說,如果接到硬性要求,開發商必定會按規定實施,但相關部門在項目的審批過程和建設過程中沒有對中水設施建設提出要求。雖然他也從一些渠道聽說過建設節水型社會需要上中水,但由於沒有硬性規定,所以沒有主動去上中水項目,而且對中水究竟有多大效益認識還不夠清楚。
接著,記者又來到福順尚都小區工地,這裡將是一個佔地面積11萬平方米,建築面積4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小區。記者在采訪該小區建設的水總體利用情況和中水設施的實施情況時,從前期項目經理竇玉亭和前期部經理劉雲霞處得到的都是這樣的回答:『從小區設計到取得開工許可證,設計部門和建設監管部門都沒有對我們提出建設中水設施的要求,所以我們沒有在小區建設項目當中使用中水設施。』竇經理說,在審批過程中要經過哈爾濱市聯合審計中心的重重窗口,但並沒有相應的監管部門要求我們上中水設施。針對竇經理所說的情況,記者專程來到市政府行政服務中心,在市建委會城建收費辦窗口,記者向工作人員諮詢在審批建設項目時是否一定要辦理中水設施建設項目,該工作人員讓記者到16號窗口諮詢。在16號市供排水集團窗口,記者提出了相同的問題,該窗口工作人員讓記者到市水務局窗口諮詢。在市水務局窗口,記者得到工作人員這樣的回答:雖然國家已經頒布了小區建設上中水設施的相關規定,但現在小區建設項目中沒有中水設施,也可以通過審批。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我國城市供水矛盾越來越突出,在此情況下,哈市上中水的企業僅有10家,民用中水仍為空白,而廣大市民對中水使用的意識相對滯後,這種狀況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開發商建設中水的積極性。但中水具有長久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其最大受益者正是使用單位和居民百姓。據悉,我國當前的中水處理工程已經非常成熟,市場也日趨完善,開發商完全可以采取招標、采購的方式上中水設施。但在建設工程的設計和審批當中,沒有依法將中水設施硬性納入審批程序,直接造成了中水設施建設雖然有法可依,但卻無法落實的局面。尤其是中水設施建設項目涉及到水資源管理、建設、規劃和建設監管等多個部門,必須針對哈市的具體情況,依法建立起切實可行的中水設施管理辦法,從源頭上理順中水設施建設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