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演繹另一種精彩:『秋林味道』百年不變
2006-06-02 15:05: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蒙輝 薛婧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日電 與『道裡秋林』、秋林服裝廠一樣,秋林食品廠也是秋林家族的一員。秋林人用百年時間打造了『秋林』牌大面包(俗稱秋林大列巴)品牌,食品廠又因品牌而延續旺盛的生命力,成為成功運用秋林品牌的代表。

  『大列巴』歷久彌香

  秋林食品廠廠長侯勇已經在秋林食品廠工作30年了,見證了秋林品牌的發展,也經歷了企業的興衰。

  如今,提到哈爾濱特產,沒有不提到『秋林大列巴』的。然而,就是這樣一種需要排隊購買的食品,其實從1953年秋林公司接收到現在,一直不賺錢。原因是工藝復雜、耗時耗力。那麼,秋林為什麼還要生產這種大面包呢?

  據侯勇介紹,在計劃經濟時代,秋林公司是由政府指令生產大面包的,主要供應俄僑,也做一些零售。在走向市場經濟的過程中,產品多次提價。每次提價,都引起市民強烈反應,其中從1元錢提到1.6元那次還被媒體曝了光,『大列巴』在哈爾濱市民中的影響力之大可見一斑。

  隨著社會生活的豐富,人們的口味在變,食品種類也大大豐富,但秋林大列巴仍然沒變。因為秋林人知道,此時的秋林大列巴已經成了一面旗幟,一面代表著秋林飲食文化的旗幟。從某種角度看,它是歷史的一部分,承載著秋林的文脈,也成就了無可匹敵的品牌。很多老哈爾濱人就衝『大列巴』的口味去的。

  發展到今天,秋林食品廠的產品已經發展到三大類百餘種產品。包括面包、糕點、果醬等,不管衍生出多少種產品,固有的風格沒有改變,仍然是傳統的俄式風格。

  『秋林食品的優勢就是秋林食品現在不用做任何廣告。』侯勇自信地說。『不做廣告』的背後,是品牌的力量。以『大列巴』長期打下的『江山』為基礎,一方面繼承老傳統不放松,一方面搞創新發展新口味,成為秋林食品廠的生存之道。有了生存纔能有發展,這也是秋林食品廠至今仍然運行良好的根基。

  『裡道斯』『紅』透冰城

  目前,秋林食品廠依托面包、糕點、果醬三大系列全面出擊,勢頭良好。另一個攥著秋林品牌『裡道斯』紅腸的秋林糖果廠也勢頭強勁。

  『裡道斯』與『大列巴』一樣,原是俄羅斯家庭手工灌制的紅腸,秋林公司創立之初就采用前店後廠的形式生產這種口味極佳的紅腸。不過,這種紅腸曾一度停產,後來在上世紀80年代重新恢復生產,當時把生產任務交給了秋林糖果廠。沒想到,這一舉措竟使秋林糖果廠員工受益匪淺,一根紅腸使企業繁榮至今。

  在商品極其豐富的今天,能夠吸引人排隊購買的商品如鳳毛麟角,秋林紅腸就能每天讓人拿出時間排上長隊等候。在秋林公司的食品櫃臺前,秋林紅腸的出售時間只有上午、下午各兩三個小時,來晚的只有感嘆惋惜的份了。

  獨特工藝無可替代

  在秋林食品廠的生產車間,記者見到工人正操著一把足有七八米長的鏟子,將做好的面坯放進烘爐。

  據侯勇介紹,秋林牌大面包(又名大列巴)源自俄羅斯家庭,其生產車間是國內獨一無二的。而國內其他企業都是用電烤,他們選擇出自桃山的硬雜木燃燒烘制,用這種方式生產出的面包其色香味是電火烘烤出的產品無法比擬的。而秋林大面包采用的是一種獨特的發酵工藝,由於發酵的面團在烤制中大量吸附樹木燃燒的自然香味,加上面發酵的味道,形成了秋林大面包的獨特香味。百年來,秋林公司的員工一直堅守這一生產方式,秋林大面包也因此歷久彌香。

  隨著歲月的更迭,秋林食品的制作方法沒有變,旅游者攜秋林食品回家宛如把『哈爾濱味兒』帶回家的感覺沒有變。正是靠著一脈相承的品牌,秋林的文脈得以延續,也使企業面對眾多競爭對手屹立不倒。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