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天下第一大場』友誼農場 勇擔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重任
2006-06-04 00:08:0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3日電 曾為國家農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的友誼農場,如今被列為國家首批建設的15個『科教興農和可持續發展』綜合示范縣(場)之一,再次擔起率先實現農業現代化的重任。

  據悉,全國墾區只有新疆農墾兵團4師76團和友誼農場兩家躋身此行列。友誼農場是黑龍江墾區、也是我省唯一擔此重任的單位。

  被譽為『天下第一大場』的友誼農場始建於1955年,是我國第一個五年計劃的56個重點建設項目之一。四十餘年來,帶著黨和國家交給的『出經驗、出糧食、出人纔』的光榮使命,靠著北大荒特有的無私奉獻和艱苦奮斗的精神,到今天這個場已發展成為擁有140多萬畝耕地,10多萬人口的我國規模最大和機械化程度最高的一個大型國有農場。

  建場以來,累計生產糧豆592.8萬噸,為國家上交商品糧491.8萬噸,商品率達到83%。同時承擔了大量的國家、省、農墾總局的重大科研課題,其數量和層次均為全國之最。其中,友誼農場五分場二隊成為我國北方旱糧區農業現代化綜合科學試驗基地,被列為中國現代化農業的窗口,曾接待全國各地的參觀者2萬人次。1996年,友誼農場三分場八隊又成為我國北方寒地水稻生產全過程機械化試點單位,又為墾區乃至全省、全國提供了成功的經驗。

  到目前為止,該場的畜牧業產值和水稻、經濟作物種植面積已分別佔農業產值和種植業面積的三分之一,形成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在農業產業化運作上,已建立起小麥、大豆、玉米、水稻深加工企業,並形成了龍頭帶基地、基地連農戶的產業鏈,其中,年種植40萬畝的小麥已實現全部就地加工轉化。在實施科教興場上,建立起了3個旱作農業和22個水稻高科技示范園區,僅近幾年就推廣應用新技術44項,更新1002型等大馬力拖拉機和農機具783臺件。同時,還為國家培養輸送了大批的農業管理和科技人纔。

  按著農業部確定示范場的標准,示范場必須具有區域優勢和地方特色,有公認的或潛在的優勢產業和知名農產品,並在農業產業化方面已具雛形。農業部經過多方審核,認為經過40多年開發建設的友誼農場有能力、有條件完成建設綜合示范場的任務,具備創建綜合示范場的條件,並將其列我國第一批啟動建設的『科教興農和可持續發展』綜合示范縣(場)之一。『科教興農和可持續發展』綜合示范場(縣)的建設將給友誼農場帶來新的發展機遇,隨著注入農場的技術流、信息流、物資流、資金流的加大,友誼農場將更為開放,與外界對接的也更為廣泛和緊密,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步伐更為強勁。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