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8日電 離暑假還有半個多月時間,很多大學生在准備期末考試的同時,也開始為尋找假期實習單位而奔波了。能找到一個接受實習生的單位很難,找到一個對口實習單位並能給實習工資的單位更難,這是尋找實習單位的大學生發出的最普遍的感嘆。
統一實習難『解渴』
據了解,目前在很多高校中,校方根據專業情況都會統一安排學生進行專業實習,實習單位一般都會是一些大中型企事業單位,對於大多數學生而言,這樣的實習只能起到開闊眼界的作用。一些大學生反映,在這樣的大規模實習中,甚至要出現多個學校多個專業的學生在同一個地點實習的情況。由於參與學生多,實習方提供的專業人士少,所以讓很多學生感到『不解渴』。哈市某大學一位大學生表示,盡管自己的學校已經進入211系列,學校聯系的實習單位在機械行業也是優秀企業,但由於去的學生太多,效果就很一般,很多人就都把實習當旅游了。
就業壓力催生實習熱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熱衷於假期實習的大學生,大多集中在一些對就業壓力有感觸的在校生身上。黑龍江科技學院的大三學生肖月明告訴記者,他雖然沒畢業,但通過往屆生的幫助,他已參加了多次校園內的招聘會。他發現,除了專業知識,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實習經歷很看重。『只有校園實習經歷是不夠的,還應該利用假期在社會上尋找實習機會。我上屆的一位同學就是利用兩個假期的兩份實習在就業應聘時獲得了優勢。』
假期實習難在哪
專業不對口,成為很多要實習大學生的困惑。哈爾濱學院理工專業一位同學表示,他的興趣特長不在本專業,對於文科專業卻很喜歡,日後擇業也將朝這個方向尋找,但她所想去的那些實習單位,一看她所學的專業就不想接收。
很多企業因為假期大學生實習時間短,而大學生實習會增添不必要的麻煩而婉言拒絕。
據一位大學輔導員介紹,很多同學都將假期實習單位確定在省會城市,而沒有考慮到一些中小城市,實習單位不是缺,而是要實習的大學生沒有清晰定位。像一些家在外地的同學可考慮在當地尋找實習單位,還能節省花銷。
(來源:《生活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