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2日電 『工資到月就發,吃住乾淨,這回出來乾活感覺很舒心!』在松北區施工現場,農民工於喜濤說。
今年松北區在建房屋面積已達350萬平方米,擁有大型施工場地20多處,農民工5萬餘人,松北及時開展了『四好一按時、四化一保證』的工作,改善農民工工作生活環境,保證農民工按月領到工資。
為了了解農民工所需,松北區兩次召開農民工座談會;發征求意見表一萬餘張;並設立農民工舉報電話。多次召開開發商、建築商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座談會,研究農民工的安全、生活等問題。確定了針對農民工生產生活的『四好一按時、四化一保證』的辦法。『四好一按時』,即吃好、住好、休息好、工作好,按時發放農民工工資;『四化一保證』,即施工標准化、預控標准化、防護標准化、文明標准化,保證農民工安全。
松北區的施工現場,大都綠草如茵,鮮花爭艷,綠地中間搭設了假山,讓農民工有一種花園式工地的感覺。項目部設置了籃球場、排球場、乒乓球臺、羽毛球等體育器材,豐富職工的業餘文化生活。為保障農民工飲食安全,炊事人員健康證公示於牆上。食堂設貯藏間,分別為儲糧區、儲菜區,生熟菜分開,生熟菜板分開,有防蚊蠅措施,定期消毒,有白服、白帽,擋鼠板等設施。為了防止環境污染、能源消耗,禁止原煤散燒。各班組食堂全部使用液化氣和電飯車。
宿捨采用鐵床,室內淨高2.5米,首層鋪距地0.5米,兩鋪之間1米,上鋪距天棚1米,每屋居住不得超過16人,每人床頭設床頭卡,分別注明姓名、性別、工種年齡,家庭住址等內容。宿捨冬天有采暖,夏天有通風,給職工工作提供了可靠的保障。並修建了淋浴間,配置了太陽能熱水器、水衝式廁所、餐棚,在生活區、工作區各設一處飲水點,為農民工工作和生活創造了『家』一樣的氣氛。現場設專人負責灑水降塵,達到了場容場貌秩序化。在農民工工資兌付方面,建設單位在最困難的情況下,工程款不能撥付,公司也積極籌資把工資及時發放到工人手中。
在保障農民工生產安全方面,一是在工程投標時認真貫徹執行相關法律法規,中標公司明確安全生產和文明施工標准化工作目標,同時利用板報等宣傳形式對工人進行文明施工和守法教育。二是在開工前,由項目經理、工長組織項目部成員成立危險源辨識小組,確保預控部位標准化。制定土方開挖工程、起重吊裝工程、腳手架工程等專項方案及安全標准化措施。三是按照規程,通過防護棚、安全通道統一標准設計、搭設等措施,嚴格做到了安全防護標准化。四是施工現場實行全封閉式管理,施工現場內外互不乾擾,推進文明施工標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