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傾心打造『三個適宜』的哈爾濱——訪哈市建委主任魏偉
2006-06-27 11:23:1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董雲平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27日電 『「十五」期間,哈爾濱市城市建設有了較快發展。今年是「十一五」開局之年,從城市快發展、大發展的總體要求和人民群眾改善生活環境的迫切願望出發,特別是與全國同類兄弟城市加大投入、競相發展的態勢相比,哈爾濱市加快建設的任務緊迫。圍繞城市行政區拓展和產業布局調整的全局性要求,遵循「適宜人居、適宜創業、適宜人的全面發展」的現代化文明城市的建設目標,按照市委、市政府加快實施基礎性、先導性、資源開發性大項目建設的工作部署,哈爾濱市今年著手啟動三環路、地鐵、二十道街跨江橋、何家溝綜合整治等一批城建大項目,希望通過這些大項目的實施,全面拉開城市發展新框架,為哈爾濱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近日哈爾濱市建委主任魏偉接受記者采訪時,暢談了今年哈市建設的謀劃。

  在已啟動的大項目中,三環路和地鐵項目很受市民關注。魏偉說,三環路關系哈爾濱未來發展,對城市格局和產業布局的調整拉動作用極強。按現行標准測算,三環路兩側能夠用作資源開發的土地保守估計為28平方公裡,所能提供的土地空間、產業空間、生態居住空間,其空間形態和質量均比現有城區好得多,發展餘地很大。地鐵項目可以激活歷史上沈淀的資源,對帶動城市經濟發展,完善城市交通格局,促進城市空間拓展,提昇城市品位,改善居民出行條件都將產生非常深刻的影響。

  除三環路和地鐵外,直接貫通南北兩岸行政區的松花江跨江交通項目,也已擺上城市發展的重要日程,正在千方百計全力推進。道外二十道街跨江橋項目和松花江大橋改造項目,是先行推進的事關『兩岸繁榮』的重要聯絡通道,目前方案設計、環境評估、水文分析等前期准備正在抓緊進行,屆時松北和呼蘭區與江南老城區的聯系將更加便捷。此外,群眾多年企盼的,位於城市上風上水之地的何家溝污水治理工程已開工,並將按照整體生態型標准,將沿河流域建成最適合人居的水岸新區。文昌橋西段打通工程、華山路、齒輪路、保健路等城區路網工程也已全面展開,正在全力推進。

  『以上工程完成後,哈市將形成環路相通、立體交叉的現代化交通格局,水清地綠天藍的良好生態環境,城市特色更加鮮明,城市的規模與內涵都將向「三個適宜」的目標邁進一大步。』魏偉向記者描繪了一個哈爾濱快發展、大發展的美好前景。

  一系列大項目的集中啟動實施,也使『十一五』時期的哈市城市建設面臨著更為嚴峻的挑戰和考驗。

  魏偉說,今年城市建設計劃實施的單體工程近千項,年度投資規模百億元。如何在國家宏觀政策框架內有效的運作和利用資金,是確保各項工程按計劃順利推進的關鍵。另外,由於地鐵、大型立交橋等項目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從設計到實施都有著很大的挑戰性。如三環路涉及的橋梁建設,只有按照功能性、觀賞性有機融合的要求設計、建設,纔能滿足城市現代化發展的實際需求。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魏偉說,哈爾濱市將更多地通過市場化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建設,對重大經營性、准經營性項目,將通過合資建設等多種合作方式,廣泛吸引國內外資本,形成多主體投資、多元化建設格局,實現政府投資的放大效應和導向功能。與此同時,將充分發揮城建基礎設施大項目對城市資源的拉動作用,科學配置,統籌運作,以項目建設帶動周邊土地昇值,以土地預期收益回報支橕項目建設,逐步實現城市建設投入產出良性循環和可持續發展。圍繞項目建設,將進一步加強技術人纔配備和科技創新,提高城市建設科技含量和工程質量,努力創造精品工程,創建屬於哈爾濱的榮譽品牌。

  『在社會方方面面的協同努力下,哈爾濱的未來,一定會更宜人、更秀美。』魏偉說。

責任編輯: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