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雞西11月18日電 今年以來,雞東縣緊緊圍繞市場需求,引導農民大力發展質量效益型特色農業,加速農民增收致富奔小康步伐。目前,該縣發展特色農業品種已達20個,各種專業村屯110個,專業戶發展到6000多戶,為農民帶來收益5.6億元,佔農民總收入的40%以上。
為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今年,雞東縣采取多種有效措施,積極引導廣大農民增強市場觀念,強力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縣委、縣政府適時制定了特色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出臺了資金、技術等方面的扶持政策,推進全縣特色農業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創一流,加速構築具有雞東特色的農業產業和優勢農業新格局。
這個縣為加大特色農業產業發展的領導力度,落實了縣級領導分工抓特色農業項目目標責任制,並從縣情、鄉情、村情出發,因地制宜,紮紮實實搞好特色農業開發。該縣先後舉辦特色農業科技培訓班262期,培訓農民4.6萬人次,發放種植萬壽菊、烤煙、綠色無公害水稻等特色農業科技資料達4.2萬多冊,有效地激發了農民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的積極性,使全縣農民采取自籌、貸款等辦法,專門用於發展特色農業產業的投入達2.3億元以上。據介紹,這個縣今年種植萬壽菊達4.1萬畝,為農民帶來收益達4000多萬元。同時依托牡丹江煙葉經銷公司,種植優質烤煙達1.5萬畝,農民收入達1800餘萬元。下亮子鄉新立村農民王佔海今年種植15畝優質烤煙,喜獲好收成,收入達2萬餘元。該縣今年綠色無公害水稻生產形成規模產業優勢,全縣優質米面積擴種到24萬畝,並喜獲豐收,產量達1.2億公斤。僅此一項,就為農民增加收入2000多萬元。該縣早熟、高產、具有特色的棚室蔬菜遠近聞名,不僅銷往鄰近市縣,還通過密山口岸銷往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