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6日電 近日,黑龍江農墾寶山農場爆出新聞:該場養狐大戶蘇立君以每人月薪5000元的當地『天價』,聘請兩名外地養狐能手進門做『技術顧問。『技術就等於金錢』,面對場內外群眾的詫異聲,當事人說出這七個字來。
2004年,頭腦活、有膽識的蘇立君拿出3萬元開始在當地嘗試發展養狐業。2005年他擴大規模,投入40萬元資金從芬蘭購進70只種狐。經過一年多的繁殖,目前已發展藍狐、銀狐400餘只。在養狐過程中,蘇立君深深感到自己技術的薄弱和經驗的不足,於是他萌發了高薪聘請技術人員做技術顧問的想法。
據蘇立君介紹:養狐效益的高低,關鍵在於繁殖配種。而繁殖配種必須講究科學,因為狐狸每年發情僅一次,時間僅3-7天,且自然交配授精率和保胎率都很低,因此只有確保受精率和保胎率,纔能提高效益。
蘇立君從內蒙古高薪聘請的2名技術人員,具有多年養狐實踐經驗,他們根據狐狸的生理習性和飼料營養等各方面進行科學飼養和合理搭配,並建立了無菌室采集精子對母狐進行人工授精。實踐證明,經過技術人員科學管理,母狐狸准胎率達到95%以上,每年每胎可產仔5-7只。
在技術顧問的指點下,兩月以後,蘇立君飼養的種狐就可陸續產仔1500多只。按照每只狐狸150元的效益計算,共可獲利22.5萬元。
一個生產周期,即可收回全部成本,這就是技術的價值。對於『天價』聘請技術顧問,蘇立君認為值得。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