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1日電 『建設質量最好、居民最滿意、對周邊環境有輻射力的庭院。』在2006年庭院建設中,市整治辦精心組織人員深入現場進行論證,從單一的逐個庭院改造向區域性成片改造發展,以庭院這個點,不斷拓展環境整治覆蓋范圍,推動居民庭院及周邊環境面貌的整體提昇,傾力為百姓打造宜居家園。
庭院貼心設計居民稱心如意
在庭院建設改造過程中,市整治辦工作人員順應群眾要求、貼近居民意願的做法,得到了居民的衷心支持。動力區的亞麻翠竹園是上世紀60年代的老蘇聯專家樓區,院內綠化比較好。近幾年,居民自制了秋千、蹺蹺板。今年的改造過程中,小區居民主動提出保留這些陳舊的設施。居民們說,這些老設施不如新設備,有的坐著還挺硬硌屁股,但都出自他們的雙手,有感情了,希望市整治辦能給予保留。於是,設計和施工單位按居民的要求進行精心的修整、加固,使這些運動器械煥然一新。院子裡的老居民連說:『真好!真好!』
高質量精設計破大院成景區
今年的庭院建設改造,所有工程的施工質量都受到政府的全程監督。某些庭院建設中鋪設的步道板質量不高,市整治辦的工作人員發現後,馬上督促施工單位將步道板一一換掉。工作人員介紹,在庭院建設改造中,許多庭院被列為精品庭院,市區檢查中,一旦發現庭院建設出現質量問題的,就必須撤換或重新施工,從而確保對群眾的承諾不打一點折扣。
走進巴陵街35號大院,首先聽到居民老大媽們的一片笑聲。梁大娘說,看著新建好的庭院,心情就是好。以前庭院破破爛爛的誰也不願意來,現在小區建設改造得像公園似的,剛竣工那兩天,居民們都在院子裡拍照留念。
漂亮一個庭院潔淨一片區域
在居民庭院建設改造過程中,市整治辦的工作人員發現,要建一個整潔安靜的庭院,必須對周邊相關環境也進行改造。工作人員協調有關部門清理整頓居民庭院周邊的私建濫建、私搭亂掛、亂堆亂放、亂貼亂畫及不規范的牌匾廣告、佔道經營行為,加強社區內供熱、給排水管線等基礎設施維修、更新、改造管理,督促提高物業管理水平,真是活越乾越多,建設改造後的庭院的內涵不斷充實擴大。在安信街70號的福壽園改造建設過程中,有關部門將大院門口的電纜、電話線重新進行了梳理上牆。居民李大嫂高興地說,院門口的電線過去太亂,像個蜘蛛網,現在好了,居民看著也放心了,住在這裡真是有福氣啊!
只要是能替百姓想到的,政府一定要做到;只要是百姓需要的,政府要盡力辦到。今年的庭院改造建設,按照建設『三個適宜』城市的目標,讓百姓得到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