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9日電 為加大科技體制機制創新力度,市科技局近期制定出臺《科技計劃管理改革及監督辦法(試行)》,《辦法》強調集成科技計劃的各種資源,圍繞解決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熱點、難點問題和制約產業核心競爭力提高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重點支持自主創新性強、能形成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競爭力的項目。
同時出臺的新科技計劃項目生成機制凸顯6大特點:
———由靜態立項改為動態立項,改變以往申報項目規定截止日期的做法,使好的項目可隨時申報、隨時評審、隨時立項;
——由單純企業申報項目改為科技部門主動下基層、企業調研科技需求,尋找項目;
———由就項目談項目改變為解決企業發展和產業鏈條中的關鍵技術問題;
———加大對區、縣(市)特色經濟的立項支持,重點解決制約區、縣(市)重大產業化發展的技術瓶頸問題;
———對全市經濟社會發展中存在的熱點、難點和共性技術瓶頸問題,采取公開招標方式立項,加快技術攻關步伐;
———所有科技項目網上申報、網上評審、網上公示,面對面的項目篩選變成了背靠背的項目遴選。
此外,為保證科技攻關項目的質量和科技經費專款專用,增強科技經費使用的有效性,使更多的中小型企業在第一時間得到支持,讓六大高新技術領域龍頭骨乾企業和創新型企業得到連續支持,同時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面向企業提供技術服務,市科技局進行了選項機制創新,實施了『5+3』列項原則為確定支持自主創新項目進行把關。
『引導工程』鼓勵技術創新
同時,哈爾濱市推出『技術創新引導工程』鼓勵創新。在即將實施的『技術創新引導工程』中,哈爾濱市將加快以企業為主體、以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將創新型科技人纔培養納入計劃,把企業研發投入、自主創新能力、專利擁有量、產品核心競爭力和市場佔有率、納稅額等指標納入創新型企業考核指標體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高水平的創新型人纔和高素質的創新型企業家,獲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專利技術,打造一批具有自主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企業,形成一批具有核心競爭力的產業集群。
與此同時,由國家科技部和省、市政府主辦的第一屆中國·哈爾濱國際科技成果展交會進入緊鑼密鼓的籌備中,該展交會將成為哈爾濱市乃至我國對俄科技合作的有效平臺,促進引進技術的消化吸收再創新。另外,哈爾濱市還將加強科技資源信息共享,科技企業孵化、技術交易、科技投融資、科技成果交易等公共平臺建設,全面優化科技服務環境;支持區、縣(市)培育主導產業、建設特色產業園,打造區域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平臺。
系列政策激勵人纔進行創新
人纔,是自主創新的關鍵所在。為強化科技獎勵的導向性,推動哈爾濱市科技自主創新和人纔隊伍建設,市科技局推出系列措施,鼓勵科技工作者從事自主創新活動。
———市科學技術獎評審從今年開始實行網上申報、網上評審,通過在專家庫隨機抽取的專家,以網絡為載體對申報獎項評審,項目評分排序自動生成,體現市科技獎的公開、公平、公正原則,以更加科學化、規范化的獎項評審,進一步激勵和調動科學技術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加速科技進步。
———哈爾濱市每年還將從市應用技術研究與開發資金中安排不低於500萬元的經費,作為市自主創新科技人纔專項資金,支持重點發展的高新技術領域學科帶頭人和青年拔尖人纔的科技創新活動。
———市科學技術突出貢獻獎獲得者、市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獲得者,可享受市級勞模待遇。
規劃繪就『創新型城市』新藍圖
目前,哈爾濱市『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已經制定完成,城市創新體系的輪廓日益清晰起來。『十一五』時期,在城市創新體系建設中,哈爾濱市將努力建設以大學、科研院所為主體的知識創新體系,基本建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哈爾濱市『十一五』科技發展規劃展現了未來5年哈爾濱市科技發展的宏偉藍圖,成為建設創新型城市的行動指南。
我們有理由相信,走上以自主創新為主旋律的科學發展之路的哈爾濱必將日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