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用制度建設保障經濟發展——雙城市引入大批產業化龍頭企業
2006-08-15 13:16:57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楊興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5日電 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打造全省經濟強縣。雙城市通過解決影響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主動上門為企業服務、從源頭消除制約經濟發展因素等措施,創造出一個適合企業發展、適合人的創造力發揮的經濟發展環境,使一大批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落戶雙城,財政稅收連續多年位居全省前列,經濟社會全面協調發展。

  堅持發展第一觀點

  解決影響環境問題

  幾年來,雙城市始終堅持經濟發展第一的觀點,下力氣解決影響經濟發展的突出問題。

  該市大力治理公路『三亂』,建立了兩條通鄉『綠色通道』,規定對農產品運輸不得隨意處罰。同時,對3個單位不按要求上路執法問題進行了通報批評,處理責任人18名。

  嚴格治理中小學亂收費、亂辦班、亂補課問題,幾年來共查處教育亂收費問題75個,限期清退違規收費60多萬元。

  查辦涉農違紀案件26起,減輕農民負擔587萬元,特別是2003年針對農民反映村級低壓電網改造費用過高問題,對8個問題作了糾正處理,返還給農民不合理負擔216萬元。

  主動上門服務企業

  優化經濟發展環境

  雙城市為適應改革發展需要,本著讓利企業、扶持發展的原則,通過『砍、緩、降』等措施,重新編制了《關於個體工商業戶和私營企業收費手冊》,年均為企業減輕負擔600餘萬元。他們利用全面開展『正行風、促發展』的民主評議行風活動,把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的50個政府部門列入評議范圍,對履行職責情況進行全面考評,督促各單位找准問題,開展自查自糾,使參評部門在行風建設上自覺性和服務意識有所增強。

  雙城市組織工商、稅務、物價、技術監督等部門,定期上門為企業服務,幾年來共解決和糾正企業反映強烈的問題187個,處理梗阻問題43個。

  雙城市紀委通過實施『紀檢110』工程,具體監督檢查相關執法監督機關、經濟管理部門和社會服務部門的執收執罰情況,對刁難勒卡、野蠻執法等現象及時監督和制止。

  堅持抓好源頭治理

  消除制約發展因素

  為改善經濟發展環境,雙城市堅持源頭治理以消除制約經濟發展因素。

  雙城市首先進行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在原來基礎上再次精簡145個審批項目,使投資審批環節大大縮小。

  雙城市還通過財政管理制度改革,強化收支管理,對全市機關事業單位人員進行清理,每年可為基層及企業減輕負擔100多萬元。加強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和罰沒收入的檢查監督,幾年來,收繳違紀資金100餘萬元。嚴格落實經營性土地出讓、建設工程招投標、產權交易進入市場和政府采購4項制度,避免了暗箱操作,創造出各種經濟主體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