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創新財政支持經濟新思路——訪省財政廳廳長李繼純
2006-08-20 11:24:08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申憲武 馬雲霄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20日電 加快縣域經濟發展,對於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意義重大。『我省的縣域經濟經過幾年來的發展,雖然取得了很大成績,但經濟總量小、財政實力弱的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解決。省委做出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抓住了制約我省經濟發展的「牛鼻子」,標志著我省縣域經濟工作將進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日前,省財政廳廳長李繼純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要積極,由支持政府辦企業向支持政府建環境轉變,由資金支持為主向政策支持為主轉變,由直接支持向間接支持轉變,進一步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的導向作用,全力支持我省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目標1:增強縣級財政的自我造血功能,是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目的。要積極發揮財政政策的導向作用,充分調動縣(市)發展經濟、培植財源的積極性

  要進一步完善省對下轉移支付制度。李繼純說,從2007年起,除國家和省有特殊政策外,繼續實行省對縣一般性轉移支付補助額一定三年不變的政策,各縣增收的財力全部自己支配,政策性以外的增支因素由各縣自行消化。同時,要研究鼓勵縣(市)退出財政轉移支付的獎勵辦法,本著『扶上馬,送一程』的原則,在各縣(市)轉移支付一定三年政策到期後,繼續以適當方式予以獎勵性扶持,充分調動各縣(市)發展縣域經濟、增加財政收入的積極性。

  要進一步完善並落實財稅激勵政策,李繼純表示,在繼續落實原有各項支持縣域經濟發展財稅優惠政策的基礎上,從2006年起,實行提高稅收返還比例政策;上劃省級營業稅超基數返還政策;對新建的中省級國有及國有控股電力企業增值稅地方留成部分實行省與縣分成政策;對改擴建的中省級國有及國有控股電力企業增值稅留成部分,實行超基數部分省與縣分成政策。加大政策落實力度,確保取得政策效應。

  要進一步加大緩解縣鄉財政困難的政策扶持力度。李繼純說,除將國家給予的『三獎一補』轉移支付資金全部分配到縣以外省財政也要加大對縣的投入力度,鼓勵和促進各縣(市)發展經濟、增收節支。

  目標2:項目是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充分發揮財政政策和資金的導向作用,著力培育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創稅能力強的骨乾財源項目,不斷擴大縣域經濟總量

  立足於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整合財政專項資金,將資金向縣域經濟發展傾斜,按照『性質不改、渠道不變、突出重點、綜合投入』的原則,通過整合技術改造、科技創新、高新技術產業化、外貿發展、旅游、農業產業化、綠色食品、農業綜合開發、中小企業發展和重大項目前期資金等各類專項資金,重點支持骨乾財源項目。通過利用開發銀行貸款、前期費用補助和財政貼息等多種方式,支持縣域經濟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外貿加工區的基礎設施和區域性中心市場建設,進一步改善投資環境和市場環境,實現產業發展與市場培育的『雙輪』驅動。

  目標3:資本、技術、人纔是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也是我省縣域經濟發展的薄弱環節。要通過政策引導和資金扶持,進一步促進資本、技術和人纔的集聚,充分發揮這些關鍵因素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積極作用

  李繼純說,今後要繼續實行農業產業化項目招商引資財政扶持政策,對各縣(市)依托資源優勢從省外引進的農業產業化項目,省財政按照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額的一定比例給予扶持;認真落實財源建設招商引資獎勵政策,對各縣(市)從省外引進的具有可持續創稅能力的財源項目,按照資本性投資額的一定比例給予獎勵,用於補充招商引資費用的不足。

  今後將進一步加強全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建設,通過財政借款、利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等方式,擴大全省政策性信用擔保機構的資本金規模,將省級和市級政策性信用擔保機構的資本金擴充到10億元和15億元,吸引社會性資金支持縣域中小企業發展。 李繼純表示,設立金融機構信貸投放獎勵資金,省財政每年安排2000萬元專項資金,對為發展縣域經濟做出貢獻的金融機構給予獎勵,鼓勵金融機構加大對縣域中小企業的貸款投放力度;設立縣域經濟社會發展優秀人纔獎,省財政每年安排2500萬元專項資金,獎勵為縣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一線優秀人纔,鼓勵和支持農村科技、教育、衛生和投資領域的優秀人纔在縣域經濟和社會事業建設中建功立業。

  目標4:強化推進落實是發展縣域經濟的重要組織保障。要繼續深入抓好縣級財源建設工作,與各地、各部門緊密配合,形成合力,促進縣域經濟加快發展,縣級財政實力不斷增強

  『要繼續把開展財源建設作為推進縣域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下大力氣抓好。』李繼純充滿信心。他說,財政部門要認真研究制訂省級財政支持縣域經濟發展的配套政策,修訂完善《黑龍江省『十一五』財源建設發展規劃》,加強對縣(市)財源建設及縣域經濟工作的指導。建立經常性財源建設推進機制,加大工作指導和推進力度,幫助縣(市)完善財源建設思路,考察論證財源項目,深入挖掘收入潛力,落實增收節支措施。進一步加強與黨委組織部門的配合,強化財源建設工作考核,把財源建設工作的成效與領導乾部的提拔使用掛起鉤來,使那些懂經濟、善管理、作風紮實、群眾擁護、政績突出的優秀領導乾部得到提拔重用。

責任編輯:張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