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2日電 針對夏季人們愛生吃魚、蝦等淡水產品的情況,省疾控中心今日發布健康警示,提醒百姓不要生吃魚、蝦,如果有生吃魚、蝦史的人應及時到醫院檢查。最新調查顯示,我省沿江地區已有150多萬人因生吃魚、蝦等淡水產品引發肝吸蟲病。
大慶市肇源縣位於松花江和嫩江交界處,淡水產品豐富,各種魚產品的價格低廉,這裡的居民喜歡生吃魚、蝦。在當地,幾乎每個飯店都有涼拌生魚片、生魚肉絲、生蝦蘸辣根之類的菜餚。長期生食淡水產品,導致當地肝吸蟲病的發病率特別高,全縣40多萬人口中,有12萬以上的人口患有肝吸蟲病,肝硬化、肝癌等疾病的發病率也高於全省平均水平。家住肇源縣的王某長期頭暈、渾身無力,到醫院檢查後發現,王某膽管內竟然有1萬多個肝吸蟲蟲卵。今年40歲的張軍也是肇源縣人,上個月剛剛被確診為肝癌晚期。經了解,張軍經常生吃魚蝦,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了。
今年8月初,省疾控中心蟲媒所對肇源縣做了一次肝吸蟲病抽樣調查,結果顯示,該地區肝吸蟲病的發病率為30%-40%。根據這份調查,全省沿江地區的肝吸蟲病患者達到了150萬人之多,除了肇源外,牡丹江、五常等沿江地區肝吸蟲病發病率也特別高。
據省疾控中心蟲媒所所長紀卓介紹,肝吸蟲病主要是通過生食或吃未熟透的淡水魚蝦等感染肝吸蟲幼蟲而引起的,可通過帶肝吸蟲病菌的碪板、刀具、碗碟或飲用水等各種途徑導致感染。人一旦生吃了含肝吸蟲的淡水產品,除了損害肝髒和膽囊外,還會導致全身循環系統出現多種復雜的並發癥,初期會出現惡心、厭食、渾身無力、疼痛等癥狀,嚴重了就會發展為膽結石、膽管癌、肝硬化或腹水,甚至肝癌。紀卓說,肝吸蟲病有很長的潛伏期,有的患者可能會在剛剛生吃魚蝦後便出現癥狀,而有的人則在生吃魚蝦10年甚至20年後纔發病。近日,北京市發生的群體性感染廣州管圓線蟲病事件就是由於人們生吃福壽螺引起的。
省疾控中心專家提醒百姓,不要生吃魚蝦等淡水產品,如果要食用淡水產品,必須加工加熱至熟透,這樣就可以殺死隱匿其中的各種寄生蟲幼蟲,保證食用安全。另外,有生吃淡水產品史的人,也不必恐慌,到醫院檢查身體後,如果確診患有肝吸蟲病等因各種寄生蟲引發的疾病,可以使用驅蟲類的藥劑進行治療。
省疾控中心公布了諮詢電話0451-55153639,百姓如有疑問可以電話諮詢相關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