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24日電 哈爾濱市『黑戶狗』已達8萬條,違規養犬行為不斷增多,登記費一降再降仍難奏效
日前,哈爾濱市公布了即將出臺的《哈爾濱市養犬管理條例》(草案),並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按照《條例》(草案)規定,養狗應當繳納養犬管理服務費。在重點管理區個人飼養小型寵物犬,每犬每年度應繳納300元。一時引起了哈市市民的廣泛熱議,疑慮最大的是狗糞污染問題、狗叫擾民、惡狗傷人等狗患誰來管;每年300元的管理費能否收上來?
以『費』代『管』管理難奏效
盡管『狗證費』一降再降,市民仍不買賬。據了解,哈市為限制養犬而繳納費用已經歷風風雨雨十多年了,盡管養犬的登記費一降再降,由最初的4000元降至現在的1000元,年檢費由1000元降至500元,但迄今為止,哈市養犬戶主動辦證的只佔十分之一,遠遠低於市民實際的養犬數量。據不完全統計,哈爾濱市沒有辦理犬證的『黑戶狗』已達8萬條,而在哈爾濱市犬類管理所登記注冊的寵物犬僅5000條。各種違規養犬的行為隨處可見,已影響了市民的正常生活和健康安全。一戶姓黃的居民說:『我家的小狗平時不出門,而且也挺乾淨的,只要不惹事,辦不辦證都一樣。』另一戶居民解釋得理直氣壯:『辦證得花錢,不辦證也沒人知道!』
黑龍江大學社會學系的曲教授說,面對養狗帶來的問題,一些地方政府部門希望通過經濟杠杆遏制養狗的數量,往往采取對犬收取高額登記費和年檢費的辦法,實行『強化管理』。
『低收費、高處罰』提倡文明養狗
入夏以來,許多哈市市民反映一些公共綠地、廣場、公園原本是市民休閑、散步的地方,卻見狗尿、狗屎,公交車上狗也堂而皇之地入座,嚴重危害了社會秩序,市民對治理城市狗患的呼聲越來越高。
記者注意到,在即將出臺的《條例》中規定:『攜犬人對犬只在戶外排泄糞便未及時清除的,由城管部門處以50元以上100元以下的罰款』。
在記者采訪城管部門的一位人士時,他表示此條款操作起來很難,市民都在一早一晚出來遛狗,城管的執法人員不可能每天跟在狗的後面轉。他認為應該『低收費、高處罰』,提倡文明養狗。
紅旗小區的吳女士建議,政府或者社區應給遛狗的人專門劃一個地方並規定遛狗時間,讓附近的居民定時定點把小狗帶到遛狗區玩耍,對不在遛狗區遛狗的人和不在規定的時間遛狗者進行罰款,這樣就便於管理了。
律師賈柏章認為,目前有關寵物飼養管理方面的法規尚有待進一步細化,包括寵物的飼養環境、活動范圍,不過目前最棘手的就是在防止污染環境方面。在目前有關寵物管理的規定中,就缺乏這樣的強制性措施。在國外,如果違反了上述規定,主人將被處以高額罰款,並承擔相應的行政責任。希望哈市有關部門能將政策落實到位,這樣的寵物污染環境的事就不會再發生了。設立監管機制從『犬市』源頭管
記者了解到,一般居民家裡的犬多是從狗市裡買回來的,這裡的狗多數沒有檢疫證明,更沒有辦裡養犬證,有關人士稱,要取締目前哈市所有非法寵物狗市場,建立規范化市場。從銷售等源頭進行治理,讓狗在流出市場時就檢疫證和養犬證俱全。而且應該設立監管機制,只要居民舉報違規養狗行為,就堅決取締和處罰。
還有市民建議,城市應堅決限制養犬,養狗戶必須征求四鄰同意,可以仿照網吧辦照必須出示不擾民證明的做法,在養狗上也讓在樓內養狗的住戶征得四鄰的同意,再到犬類管理所辦理手續。
目前我國已有24個城市制訂出臺了規范養犬行為的地方法規,絕大多數都以限養、嚴管為主。要求養犬人須交納一定數額的注冊登記費和年檢費。交費不是目的,無非是要抬高養犬的門檻,嚴格控制城市養狗數量,方便政府管理。可事實上大多城市的實際情況證明,這種管理方式對減少『狗患』無補,『上牌狗』數量少的驚人,『黑戶狗』卻比比皆是。一些城市因此集中捕殺無證狗的作法更引發百姓強烈不滿,矛盾重重。哈爾濱市民希望即將出臺的新規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相關鏈接
成都:擬正式立法養狗將由法律管
8月10日,成都市第十四屆人大常委會26次會議表決通過了16位人大代表提出的『呼吁盡快出臺《成都市養犬管理條例》』的議案,該議案已納入明年的立法計劃,這標志著成都市將成為全國少數幾個對養狗進行法制化管理的城市。
為治理狗患,今年成都市政府撥付了40萬元專項資金。7月20日開始,成都迄今最大規模犬只管理集中整治『戰役』再次打響,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4800餘人次,但風頭一過,公共場所往往又『狗滿為患』。相關職能部門也表示,加強犬只管理關鍵在加強『犬主』管理;要管理、引導好狗主人必須有完善的法規,把整治養狗的行為納入常規化管理,建立起長效機制,纔能避免『一陣風』。
《人民日報》
深圳
上半年1.9萬人被狗咬傷
來自深圳市疾病控制中心的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截至6月,該市已有19907人被狗咬傷,同比增加了5000人左右。
今年7月1日,《深圳市養犬管理條例》出臺。在對犬只的管理上,深圳從限制養犬,到變『堵』為『疏』,走過了一條較為漫長的摸索之路。
《深圳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