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0日電 大慶市從農民最關心、最急需、最容易解決的問題入手,實施『三通四建五保』工程,加強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社會事業建設和農村民主建設,全面推進新農村建設。
『三通』工程即通公路、通自來水、通有線電視。目前,已籌措資金1.2億元,鋪設通村路847.6公裡,實現485個行政村通村路全面硬化;投資1900萬元完成90處安全飲用水工程達標建設,75個重點村實現村村通自來水;全市有線電視通村率提高到60%以上。
『四建』工程則是新農村建設中又一項舉措。即建抗旱保收田、建農機作業合作社、建沼氣池、建文化室。今年該市投資3000萬元建設抗旱保收田74萬畝,新打機電並1121眼,利用原並1114眼,配套噴灌及提水設備2235臺(套),覆蓋124個村。目前,資金和配套設備都已落實,全市抗旱保收田已建成307萬畝,組建的40個合作社已全部完成,通過統一招標采購的540臺(套)機具設備已下擺到位。今年該市還投資1500萬元,實施了以沼氣建設為紐帶的『一建三改』(建沼氣池、改廚、改廁、改圈)項目,推廣使用清潔能源,受益農戶達到了6000戶;全市行政村普遍建立圖書室,9個高標准建設村每個村配備5000冊圖書,1臺電腦,1臺VCD,其他村配備1000冊圖書,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
『五保』工程更是農民最急需的事情。即:保證適齡青年接受高質量九年義務教育,保證培訓高技能專業人纔2萬人以上,保證農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率達到85%以上,保證供養老人得到高質量生活服務,保證農民群眾對村務、政務、財務有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目前,大慶市已改造維修農村20所中小學校,投資535萬元,新建鄉鎮衛生院8所,通過建立完善合作醫療機構,實現以農民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全面覆蓋;全市農村勞動力培訓在項目和專業的選擇上,堅持瞄准高技能專業和高層次用工崗位,在傾力打造知名勞務品牌上下功夫;為提高『五保』老人供養標准,加速區域敬老院改造,該市新建的敬老院全部實現城鎮化,達到了住宿條件公寓化、醫療條件規范化、就餐條件質量化、環境條件優美化、娛樂健身場所化的新型農村敬老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