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電 30日下午, 日本松江市市長松浦政敬在第八屆中日韓友好城市大會地方首腦圓桌論壇上指出,松江市采取了新的垃圾分類方法,將垃圾分為11個種類,同時設立了400個回收利用站,將垃圾按照時間、是否可燃等標准進行回收,將垃圾變廢為『寶』,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
松浦政敬說,松江市作為日本三大國際文化觀光城市之一,每年都吸引30萬以上的游客前來觀光。松江市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和寶貴的文化遺產,這些都需要有一個好的環境做後盾。
松浦政敬說,松江市保護環境主要分為兩部分:動員全民參與回收可再利用垃圾。早在40年前,當地政府就意識到保護環境對城市發展的重要,但其前提必須是得到市民的支持。2001年,松江市政府創建了『思考環境市民會』,每一個市民都可以參加環保活動中來,和大家討論如何纔能把城市建設得更好。此外,政府還增加了教育財政預算,創辦了『市民環境大學』,加強了對市民的環境教育,著重培養、提高市民尤其是孩子的環境保護意識。通過這些措施,越來越多的市民開始關心城市的生態環境,並開始注意身邊有哪些行為造成了對環境的污染。
為了減輕城市垃圾對環境的污染,盡可能減少垃圾的排放量,政府向市民們提出了『要把松江市建成日本第一個垃圾回收再利用城市』的號召。松江市創建了『回收再利用工作廣場』,並采取了新的垃圾分類方法,將垃圾分為11個種類。盡管居民們在對垃圾進行分類時感到很麻煩,但是市民們還是十分支持政府的這一做法。此外,政府設立了400個回收利用站,隨時接受市民送來的生活垃圾,並將垃圾按照時間、是否可燃等標准進行回收,將易拉罐、玻璃瓶、塑料瓶、容器上的包裝、廢紙等進行統一回收。專家們還研制出了新的機器,能有效地將廢棄的食用油提煉轉化成燃料,將垃圾變成資源,避免了對環境的污染。2005年,松江市二氧化碳排放量與1999年相比,減少了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