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電 今年上半年,阿城地區生產總值39.13億元,同比增長7.3%,實現全口徑財政收入2.82億元,同比增長18.1%,財政收入增幅創歷史新高。
數字是生硬的,事實卻鮮活。這背後蘊含著阿城振興經濟所取得的喜人成就和不懈追求。
工業強市,大項目建設拉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
良好的工業基礎一直是阿城人的驕傲,經過幾年大刀闊斧的改革,如今阿城有49戶企業完成改制,盤活資產15.29億元,並軌安置職工22134人。玉泉水泥有限公司被小嶺冶金水泥公司並購後重煥生機,現年生產能力已經達到20萬噸。松紡公司成功出售經營性資產,盤活國有資產近億元。引進戰略投資者四川科倫集團、延吉文化集團對藥用玻璃瓶生產進行的競購,不但實現了國有資產的保值,而且還增加收益715萬元。
今年上半年,阿城重點骨乾企業貢獻率上揚,大項目建設形勢喜人。市屬六家規模水泥企業累計生產水泥58.8萬噸,同比增長7.6萬噸。松江鉬業集團鉬精粉出口國際市場行情看好,每噸價格已超過20萬元。玉泉酒業集團優質酒提質擴產改造項目累計投資已達2000萬元;龍江龍藥業公司正在構建全國范圍的營銷網絡……同時,私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上半年私營企業新增注冊資本5647萬元,個體工商戶新增注冊資本3905萬元。非公有制經濟完成產值89億元,同比增長41%,正成為經濟發展新的主導力量。
以引進戰略投資者為重點,以轉變增長方式為核心,阿城上半年引進現已在建項目161個,合同引資額25.3億元,實際到位8.5億元,同比增長11.4%,生產加工型項目所佔比例進一步提高。開發區引進市場機制進行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了建設和管理水平。目前,平嶺路、中直路和民富大街『兩橫一縱』主乾路已完成工程總量的70%,預計9月末全部完工,為經濟發展搭建新的平臺。
省委九屆八次全會以後,阿城認真貫徹省委戰略部署,把玉米深加工、乳品加工確定為『兩大招商主導產業』,得到客商的熱烈呼應,松江銅業集團玉米深加工項目、農墾60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已完成選址。阿城確立了城北工業區、新華新區、河東工業區『三大園區』板塊式開發建設模式。
同時,在加強『兩集群三基地』建設的基礎上,著力推進龍江森工國際木業園項目、哈輕型車廠整體搬遷項目、新華新區整體開發項目、松江鉬業產業鏈項目『四大項目群』建設,發揮優勢產業集聚效應。
旅游興市,以產業提檔昇級促進縣域經濟發展
阿城被省旅游局確定為全省旅游強縣之首。因此,傾力打造獨具阿城特色的『大旅游』。目前,平山旅游區已成為全省聞名的旅游度假勝地。上京國際項目一期已進入收尾階段,109棟產權式商務會館、高爾夫球練習場、網球場、滑雪場、人工湖、休閑廣場均已完成。橫頭山省級森林公園正在進行基礎設施建設。阿城旅游諮詢服務中心正在籌劃建設中。一批重點旅游項目開門納客,旅游服務由各自為戰發展到形成互動網絡。今年上半年,阿城市接待海內外游客59.6萬人次,同比增長11.2%,旅游營業收入實現1.71億元,同比增長10.5%。
『一環、三帶、五區、十景』繪就阿城旅游發展新藍圖。一環即從金源文化旅游區起始,沿301國道經亞溝、玉泉、小嶺、平山、松峰山、紅星水庫至阿城市區的一條環行旅游經濟帶;三帶即阿什河田園風光帶、二道河子丘陵風光帶、松峰山山地風光帶;五區即金源文化旅游區、玉泉休閑度假旅游區、平山生態觀光旅游區、松峰山山地旅游區、紅星水上運動旅游區;十景即金上京歷史博物館和金太祖陵址公園、哈爾濱北方森林動物園、哈爾濱玉泉國際狩獵場、平山旅游區、旭東科技園區、西泉眼水庫、松峰山、紅星水庫、凡奇上京國際生態園區。阿城市委書記趙坤向記者介紹,阿城市將繼續強化旅游總體規劃,強化景區景點管理,加快景區景點的建設步伐,著重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水平,力爭3~5年內,使阿城成為全省的旅游度假勝地。
工業反哺農業,以加快農民增收推動縣域經濟發展
在公共財政的強力支持下,阿城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軟肋』正逐漸硬朗起來。全市總投資3286萬元,建設通鄉公路40公裡,目前市財政已經匹配到位900萬元。總投資1.1億元建設通村公路270.5公裡,連通44個行政村、159個自然屯,目前已開工建設193.7公裡。全市預計總投資1400萬元解決30個村、55個自然屯,共計7307戶農戶的飲水問題,目前已經有13個村喝上清澈衛生的自來水。有線電視、寬帶網絡進村入戶工程正在逐漸鋪開。全市重點治理水土流失面積4226公頃,治理小流域12.5萬畝,造林2.1萬畝,有效地提高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六招』促增收,農民增收有保障。針對當前農民增收乏力的困局,阿城市以發展農村經濟為先導全力推進新農村建設和現代農業建設,力促農民增收。一是加快培育主導產業,發展一鄉一業、一村一品。二是大力發展畜牧業,加快『主輻換位』,擴大特色養殖。三是大力轉移農村勞動力,大力組織技能型、規模化轉移。四是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把企業化生產、規模化經營、品牌化營銷、市場化融資等工業理念融入到農產品產、加、銷的各個環節。五是加快建立農民新型合作組織,提高農民進入市場的組織化程度。六是大力發展綠色農業,全面實施『無公害食品行動計劃』。這些措施將有力地保證農民增收幅度提高,推動縣域經濟加快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