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31日電 記者從道外區近日召開的九屆四次全體(擴大)會議上了解到,2006年下半年,該區將立足創新突破,加快工業園區實體化建設,以強化項目建設、為民解難等為重點,全面推進道外建設。
下半年,道外區要舉全區之力,以建設起步區為重點,推動工業園區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
要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立即啟動各項前期工作。其中,團結鎮、民主鄉和哈東開發各推進組,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則,將加大項目引進力度,適當降低准入門檻,重點引進生產加工型企業入駐園區,並采取『一事一議、一企一策』等辦法,給予龍頭企業最大政策優惠。民主鄉正積極與大莊園食品有限責任公司進行洽談,爭取成功簽約,以此項目促進道外區園區企業進駐,實現零的突破。
把園區建設列入全區重點工程,將落實區級領導和責任部門包保責任制。各相關部門和項目推進組,要堅持一手抓項目洽談、簽約,一手抓項目開工、投產,爭取年底前見成效。
下半年,道外區要以強化項目建設為重點,實現招商引資質的飛躍。通過創新、提質和增速,確保全區招商引資和大項目建設有一個質的飛躍。
『創新』,就是要按照『抓大不放小』的原則,把招商引資的重點,放在引進生產加工型企業上來,放在引進骨乾稅源項目上來。通過招大商,招實商,引進一批戰略投資者,引來一批實乾的企業家,做到借助外力招來一批,嫁接改造投產一批,盤活資產發展一批,全面積蓄強勁的後發優勢。『提質』,就是要千方百計提高項目履約率。要把資金到位額、項目履約率,作為招商引資的考核依據,以實際建成達產看成敗。搞好跟蹤問效和綜合服務,以誠意感動客商落戶道外區。依托工業園區、專業市場等平臺,通過高標准的項目計劃、項目包裝,提高企業的關聯度和配套能力,提高項目建設的吸引力和競爭力。大力改善招商引資結構,提高項目運行質量,全面降低招商成本,提高區級可用財力。『增速』,就是要切實縮短招商周期,對當年簽約的項目,力爭當年立項,當年開工,當年見效。
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為重點,全面加強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生產發展放在首位,夯實新農村建設產業基礎。
按照『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均衡發展』的思路,發揮產業優勢,突出自身特色,引導各村走上產業強村、科技興村和工業富村之路,真正夯實新農村建設的發展基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改善村居環境。在高起點搞好村屯規劃的基礎上,按照村民自願的原則,高標准進行村屯道路建設、綠化美化和休閑娛樂場所建設,全面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加大科技培訓力度,切實提高農民素質。加大對農民的科技知識培訓力度,引導農民學科技、用科技,通過農業新科技應用,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實現農民增收致富。
以為民解難為重點,全面推進和諧道外建設。繼續完善百姓求助快速反應機制,重點解決好受災群眾、困難群體的生產生活問題,從源頭上化解各種矛盾和不穩定因素。切實做好改制企業職工『兩個確保』和『三條保障線』的銜接,擴大社保覆蓋面,完善城鄉最低生活保障和醫療保障體系,實現應保盡保。紮實推進就業實名制,深入實施『一幫一、手拉手、同富裕』愛心創業活動,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自主創業。
同時,加強民主法制建設,努力構建平安道外。加強安全穩定工作,健全重大突發事件應急機制,遏制和杜絕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建立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機制,切實解決貧困家庭子女上學難和進城務工子女接受教育等問題。加快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紮實推進醫療機構產權制度改革,加強社區衛生服務網點建設,著力解決群眾『看病難』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