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工業立縣項目富縣 七臺河從財源建設做文章
2006-09-01 10:41:5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秋月 江河清 呂天生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9月1日電 七臺河日前召開市委常委(擴大)會議,貫徹落實省委九屆八次全體(擴大)會議精神,會議研究制定了《七臺河市關於大力發展縣域經濟的實施意見》,把縣域經濟發展問題擺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一方面,要切實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加快解決『三農』問題步伐,促進農民增收、農業增效;另一方面要堅持工業強縣,突出抓好招商引資上項目,突出抓好農業產業化,同時,在前幾年財政改革、小煤礦管理權下放的基礎上,按照《決定》精神對縣、區繼續下放權力,確保全市經濟實現持續、健康、同步發展。

  勃利縣緊抓住縣域經濟發展帶來的新機遇,圍繞七臺河市委『發展循環經濟,建設龍江強市』戰略,堅持從實際出發,研究制定了發展縣域經濟的總體規劃,提出了『工業立縣、項目富縣』的總體思路,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壯大財源建設上。

  壯大骨乾財源,發展優勢產業。立足1.2億噸以上的煤炭可采儲量這個資源優勢,致力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把億達公司、恆煤焦化廠、鈺源型煤公司、美孚達焦化公司等一批煤炭加工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

  目前,該縣已形成310萬噸的洗煤能力、105萬噸的焦炭生產能力,一大批以煤為主的企業已經形成產業優勢,財政支柱企業群已經開始發揮支橕作用。2005年,該縣煤炭產業上繳稅金1.5億元,佔全縣工商稅收的70%,是2000年全部工商稅收的3倍。

  挖掘潛在財源,深化企業改革。通過『騰籠換鳥、借雞生蛋、築巢引鳳』等措施,以存量帶增量,大力推進企業資產重組,實現全部工業企業民營化。2006年工業提供財政收入力爭達2.5億元,佔全口徑財政收入的82%。

  培育新興財源,發展民營經濟。按照『放水養魚』的思想,調整和出臺了鼓勵發展民營經濟的優惠政策,並在強化激勵機制上下功夫,在政治待遇和經濟激勵方面給予重獎,在資金和服務方面加大扶持力度。如2001年引資建設的民營企業億達選煤廠,通過幾年扶持,現已形成260萬噸的原煤入洗能力和80萬噸的焦炭生產能力。2005年億達公司稅收突破億元,在全省納稅50強企業中名列第12位,全省非公有制企業第1位,真正實現了反哺全縣財政收入的目的。

  鞏固基礎財源,發展農業產業化和城鄉一體化。通過引、建、育並舉,在資金匹配、貸款貼息、產品促銷等方面給予優惠政策,重點扶持了繼嘉亞麻、煙葉復烤、外貿冷凍加工、萬壽菊烘乾等骨乾龍頭企業。通過龍頭聯基地,基地聯農戶,形成產業化鏈條,帶動基地面積和養殖規模的擴大。2005年,全縣烤煙面積發展到4.7萬畝,是2000年的2.1倍,烤煙特產稅868萬元全部返還給鄉村。這種『四兩撥千斤』的激勵政策,極大地調動了鄉村招商引資上項目的積極性。

  儲備後續財源,拉長產業鏈條。該縣在抓好現有財源項目的同時,立足長遠,確定了一批符合縣情,增收潛力大的後續項目。圍繞煤化工產業,拉長三個鏈條:煤-焦-鑄件;煤-油-化;煤-電-碳化硅,形成煤炭優勢產業企業群體,構建該縣循環經濟的發展框架。同時,圍繞煤化工、生物制藥、木材加工業、機械制造業、糧油深加工、畜產品加工等六大優勢企業群體建設任務,論證了38個發展建設項目,132個後續儲備項目,保證了全縣財源項目工作的科學、可持續發展。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