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12日電 纔3個多月的時間,超市的收銀條竟變成了白紙,紙上的字跡莫明『蒸發』,消費者困惑地拿著一張白紙條找到超市,超市服務員也難辨別上面所寫的內容。顧客質疑,一張白條如何證明貨出誰家?11日,記者走訪了哈市的超市、化妝品商店、食品店發現,這種日後字跡會褪色的熱敏紙在這些行業應用比較普遍。對此,哈市消費者協會表示,收銀紙條應采用的紙張無相關規定。
10日,家住哈市動力區香溪花園的李女士向記者反映,大概3個月前,她家附近開了一家超市,為了搞促銷,超市讓顧客積累購物小票,到達一定數額後,商家會有相應的贈禮。李女士細心地將超市的小票存放在抽屜中,3個月後,李女士估算了一下,可能到了商家贈禮的最低數額了,她便將所有小票拿了出來,打算拿去換禮。沒想到,她拿出來一看,最初的幾張購物小票竟然變成了白紙,上面的字跡『蒸發』了,還有幾張小票的字跡也變淺了。李女士拿著一堆小票來到超市,收銀員也無法辨認出李女士購買的物品,甚至連這張小票是否是該超市出具的,都不能肯定。超市表示,已經有幾位顧客出現了相同的情況,超市已經向顧客表示了歉意,並且都按照消費者說的數額,返還了相應的贈禮,李女士也得到了贈禮。
『購物小票是消費者購物的憑證,如果小票上的字跡不見了,如何證明所購買的物品出自哪裡?這樣一來,消費者就沒有了購物憑證。現在,一些超市中還有電器等物品銷售,如果電器損壞了,又在保修范圍內,消費者拿著一張白紙去要求維修,顯然是不可能的。』李女士對記者說。
今日,記者對哈市的一些超市、化妝品商店、食品店進行了走訪。在南崗區學府四道街上的一家化妝品店中,記者看到,店裡的收銀條采用熱敏紙,一個女孩拿著一沓小票來換禮品,她正在為一張字跡已經『蒸發』的白條發愁,她告訴記者,這是她4個月前買化妝品時給的小票,現在字跡都沒了,不知道能不能算數。收銀員使勁地看,也沒有看出上面的金額,後來還是照樣給了禮品。一些超市、食品店也普遍應用熱敏紙作為收銀條,但也同樣遇到了字跡『蒸發』的難題。
記者了解到,這種熱敏紙的制作原理是在普通紙的基礎上涂敷微粒粉末,成分是無色染料苯酚類或其他酸性物質,以薄膜相隔,在受熱條件下,薄膜熔化,粉末混合起顯色反應。熱敏紙上顯色的字跡不穩定、易褪色,導致文件內容難以辨認。
據哈市消費者協會的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對於超市收銀條所采用的紙張的問題,還沒有明文規定。消協也接到過類似的投訴。所以,消協建議:消費者購物時應要求商家開具發票,不能只依靠小票作為憑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