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9月20日電 在四年半的時間裡,勃利縣綜合經濟實力在全省縣(市)級排序中提昇了25個位次。財政收入在全省排名提昇了28個位次。2003年、2004年、2005年,連續三年獲得省財源建設先進縣稱號。
『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煤化工產業鏈條』的『法寶』讓這個全國產煤百強縣駛上了經濟發展的快車道。
烏金滾滾引出煤化工發展新思路
為了使煤化工工程實現可持續發展,勃利縣提出『新型煤化工發展思路』,確立了近期以煤焦化為主,遠期以煤化工下游產品、冶金、發電、產熱為主的發展戰略,確立了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走高科技、可持續循環發展之路。
抓好煤炭生產是煤化工工程實施的第一步。通過對全部生產礦井進行改造,勃利縣逐步鞏固和提高原煤生產能力。2002年以來,全縣121對小煤礦實施了以提質增效為目標的全面改造,累計投入8000多萬元用於礦井標准化建設,原煤年生產能力由80萬噸提高到160萬噸。對那些安全生產條件差、經營能力弱的礦井則進行了治理整頓,一部分沒有生產能力的礦井退出市場,轉讓給有條件的企業經營。對那些生產經營狀況好、管理科學的煤礦則鼓勵他們向境外發展,鼓勵企業買斷縣內及林口、樺南等周邊地域的煤炭資源,爭取勘探權,全面整合資源,年可為焦化、選煤企業提供原料用煤300多萬噸。
對於煤化工工程來說,其核心是將有限的資源用到刀刃上,是將寶貴的資源能量發揮到最大。近年來,為實施『工業立縣、項目強縣』的發展戰略,勃利縣委、縣政府捨得投入,築巢引鳳,規劃建立了三個縣、鎮工業園區,縣財政先後投入3000多萬元用於工業園區的征地、項目前期及供水、供電、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2002年山東魯龍有限責任公司和恆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先後落戶勃利縣東崗工業園區。恆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現已建成40萬噸焦化和60萬噸洗煤項目,一期工程實現當年建設當年投產;在招商中盤活閑置資產。億達信煤焦化有限責任公司就是這樣一個盤活了閑置資產的招商引資企業。
亮點閃閃延伸煤化工產業鏈條
煤化工工程的重點在於產業鏈條的延伸,煤化工工程的亮點在於煤炭的精深加工。為推進煤化工工程,依托現有煤炭經營企業,2002年勃利縣著手編制了《勃利縣煤化工產業發展規劃》,重點對利用焦爐煤氣制取甲醇、煤焦油精深加工、矸石電廠、精密鑄管、硅鐵等煤炭精深加工項目做了詳細規劃。幾年來,政府投入700多萬元用於項目准備,請權威資質機構做好項目論證,把項目前期做到位,一旦確定投資主體,就可實現及時對接。發改委、經貿委等部門主動向企業推介有價值的前沿項目,聯系合作伙伴,提供市場信息,爭取技術改造和扶持政策,有力推動了企業的長足發展。億達信公司就是在這樣的扶持下由最初的單一煤炭采掘、洗選,四年邁出四大步,發展成180萬噸洗煤、80萬噸焦化企業,去年銷售總額達8.08億元,上繳稅金1.04億元。目前已發展成為七臺河市民營企業第一利稅大戶,利潤在全省民營企業中排名第15位,稅金排名第25位,綜合經濟指標接近國家中型企業。
恆太、魯龍等企業也在勃利縣委、縣政府的幫助下積極尋求掛靠新的合作伙伴,通過追加投資擴大再生產。魯龍公司與江鑽股份合作,對方已經投資5500萬元用於支持焦爐、洗煤項目建設,與北京博泰集團合作,對方投資1000萬元在七臺河地區購買礦井。恆煤公司已經和北京坤元公司達成煤炭資源勘探開發合作意向,對方先期投資2000萬元已經到位。目前,魯龍、恆煤兩個公司的180萬噸重介浮選項目正在緊鑼密鼓的運作。
今年年初,黑龍江農墾博興化工公司投資1億元啟動1.8萬千瓦自備電站工程和尿素『8改13』改擴建工程,工程將於8月底完工,自備電站也將於年底實現並網發電和熱點聯產,成為煤化工產業的又一條延伸鏈條。
『軟』『硬』兼施營造服務大格局
創造優良的硬環境是發展的前提,締造優良的軟環境是發展的動力。近年來,勃利縣對外來投資者,在征地、稅費、讓利等方面都給予最大程度的優惠和支持,對重點資源開發項目一事一議、特事特辦。2001年,億達信公司籌建之初,暫時無力一次性兌現租賃費,縣裡采取15年分期付款和稅後抵扣的辦法,有效緩解了企業當時資金緊張的局面。為解決大焦化用地問題,將已關停企業縣鋼鐵廠優先出售給億達信公司,為項目建設創造了便利條件。山東魯龍公司到勃利縣投資煤焦產業,勃利縣委、縣政府組織建設、規劃、土地、環保、消防等部門,集中現場辦公,僅用7天時間就一次性辦結各項手續,加快了項目建設速度。三大焦化、選煤企業建成投產後,煤源一度出現問題,勃利縣政府又積極協調龍煤公司,幫助企業從鶴崗、雞西、七臺河礦業公司爭取煤源120多萬噸。幫助魯龍公司在七臺河地區購買6對產量3~5萬噸的礦井。至此,以億達信、魯龍、恆煤三大焦化為支橕,勃利縣煤焦產業鏈條基本形成,全縣已形成180萬噸焦化生產能力,原煤入洗能力達到310萬噸。
煤化工工程是重大的系統工程,實施周期長、利益主體多、投資風險大,幾年來,勃利縣重視發揮政府的宏觀指導作用,在企業發展的市場、資源等關鍵性問題上深入研究,審慎把握。企業離不開水、電,為解決工業用水緊張狀況,他們聘請省水利勘測設計院實地勘查設計,立項了5600萬立方米九龍水庫。為解決用電問題,去年這個縣進行了10萬千瓦電廠項目的先期論證。為解決煤炭資源的後續利用,通過政府協調、企業出資,采取普查與詳查相結合辦法,已經在馬場、宏偉、二道嶺、北山口等區域進行資源勘探,預計到2008年初可新增50萬噸生產能力,全縣原煤生產能力將超過200萬噸。
通過實施煤化工工程,勃利縣擴張了工業經濟總量,縣域經濟結束了連續三年下滑局面,實現了加快發展。2005年,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2億元,同比增長66.5%;稅收總額2005年實現2億元,同比增長79.8%;連續三年獲得省財源建設先進縣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