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綏芬河築巢引鳳借翅昇騰 財政收入居黑龍江省縣(市)第一
2006-10-09 10:27:47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朱德義 賀方波 徐大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9日電 每年都有大變化,這是每一個來到綏芬河的外地人共同的感受。日新月異的市容,塔吊林立的建設工地,不斷『擴張』的企業和廠房,還有一組組呈加速度增長的數字,這一切在讓綏芬河人備覺自豪的同時,更讓他們真切感受到了招商引資所帶來的豐厚回報。

  80%的投資來自外地、80%的企業是外來者投資、全市創造的效益80%來自外資企業,幾個80%凸顯出招商引資在綏芬河縣域經濟發展中所佔據的重要作用。

  外來大投資大項目助推跨越式發展

  佔地4.53平方公裡、橫跨中俄兩國邊界線,兼具貿易、物流、工業加工、商務、會展、休閑娛樂和旅游觀光的綏芬河——波格拉尼奇內貿易綜合體中方一側已經於今年8月啟動,會展中心、五星級假日酒店開始投入運營,日接待俄客商千餘人。這個由香港世貿集團為投資主體、計劃總投資100億元人民幣的綏芬河招商引資最大項目,預計在2010年全部竣工後可實現進出口貿易額43億美元,地區生產總值67億元,財政收入12億元,不僅可以推動當地、牡丹江市乃至全省外貿、旅游等相關產業的全面提檔昇級,而且為中俄兩國建立邊境自由貿易區奠定了基礎。

  作為『百年口岸』的綏芬河,毗鄰俄羅斯的地緣優勢固然重要,然而其實現區域經濟快速發展的關鍵卻在於搶抓機遇,借助外力。『任何一個地方,如果不招商引資,充分借助外力,單純依靠自身的力量在短時間內是很難實現跨越式發展的。』綏芬河市委書記、市長徐廣國深有感觸地說。

  2003年至2005年,綏芬河市招商引資到位資金40多億元,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8個,拉動地區生產總值從13.9億元增至26.7億元,年均遞增23.9%。財政收入從2.5億元增至6.2億元,年均遞增35.6%,2005年同比增長73.9%,躍居全省縣(市)第一位,今年更有望突破8億元;對外貿易額從19億美元增至30.7億美元,年均遞增17.2%,連續7年佔黑龍江省外貿總額的1/3以上。綏芬河市綜合實力位居全省十強縣(市)之首,人均GDP、農民人均純收入、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等9項指標列全省第一,已經連續五年進入國家統計局評出的全國百強縣(市)行列。

  深入有效地招商引資,吸引來的不僅是項目和資金,更包括觀念的更新和開拓,思路的擴展和創新,這帶來了整個縣域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發展。巨額的外資注入、大量外企的落地、無數外來人口的湧來,為這個邊境小城注入了快速發展的不竭動力。

  特色招商環境招商彰顯獨特魅力

  近年來,綏芬河市立足對外開放優勢,借助中俄經貿合作提檔昇級的最佳機遇,全面落實省委、省政府把綏芬河打造成『北方深圳』的戰略部署,努力推進『三個轉變』:在城市功能發展上,由『國境商都』向『北方深圳』轉變;在合作方式上,由單純的商品貿易向投資合作轉變;在市場空間上,由俄羅斯向日本海沿岸國家及東南亞地區轉變。

  確立了城市的定位,依托於良好的地緣優勢,要實現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必須要有項目和資金的支橕,而對外招商引資就成為必然的選擇。為提高競爭力,打造自己獨具特色的品牌,綏芬河市提出了『特色招商』、『環境招商』的工作思路。

  『特色招商』是指依托對俄地理優勢和多年來積累的產業優勢,及綏芬河在對俄經貿方面的知名度,有針對性地對外推介和招商引資。

  環境就是生產力,就是吸引力,只有打造出一個最好的環境,纔能攏人氣、聚財氣、增活力,吸引更多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這如今已在綏芬河上下形成共識。為此,該市努力在『環境招商』上下功夫,全力優化幾大環境。

  抓口岸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通關環境。多方籌措資金6億元完成鐵路站場擴能改造工程,把口岸貨運能力由450萬噸提高到1000萬噸;投資3100萬元建成鐵路聯檢大樓和電子口岸平臺;實行24小時通關服務,人暢其行、貨暢其流,口岸過貨量始終以100萬噸的速度遞增。

  抓特色城市環境,優化人居環境。在老城區改造中突出中俄文化差異,營造兼容並蓄的濃郁氣氛;在西城區開發中突出生態特色,建設適宜居住的優良環境。目前投資超億元的文體中心和黑龍江省第二座鋼索斜拉橋已竣工使用,投資4.5億元的住宅小區已陸續交付使用。

  抓政府服務,優化招商環境。綏芬河市擴大招商引資,實現大發展的魅力,最主要依靠的就是誠信,誠信是『環境招商』的前提。他們堅持以誠意招商,在世貿集團、安信集團等一些大項目進駐時,僅土地出讓金就返還上億元;建立了集投訴、審批、外商投資服務於一體的國際服務中心,開通了俄語110、市長信箱、民心網,為國內外客商提供便捷高效服務。

  此外,市委、市政府要求全市上下樹立全員招商的觀念,把招商引資融入、貫穿和體現在各項工作當中,借助一切機會對外宣傳推介綏芬河。市級領導每年必須要有三分之一時間在外招商,每個領導乾部、每個委辦局都要跟定一個大項目,全程服務。

  大手筆超常規舉措吸引各界矚目

  在綏芬河市區西部,一片設計新穎、布局合理的工業廠房已經完成了主體建設,那是佔地15萬平方米、由浪潮集團投資6.5億元興建的電子產業園,這裡即將成為綏芬河市發展高科技、高附加值出口加工業的代表之一。

  發揮口岸優勢,綏芬河在招商引資、發展縣域經濟中改變過去單純的通道功能,變『酒肉穿腸過』為『築堤為壩』、『蓄水養魚』,以園區經濟集聚產業優勢,逐步調整完善產業結構,培育幾大支柱產業,以產業優勢壯大規模總量,全力發展口岸進出口加工業,促進開放型經濟由『點狀』向『塊狀』轉變。

  首先是進口木材加工業。綏芬河口岸每年進口木材600多萬立方米,近年來該市規范木材加工園區,側重發展精深加工,先後引進木材深加工企業20家,其中投資超億元的5家,安信、聖象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相繼入駐,實現了落地加工量300餘萬立方米。

  其次是高科技、高附加值出口加工業。針對俄羅斯市場的需求空間,綏芬河專門闢建了產業園,突出發展機電、電子信息等高端產品加工業。目前投資3億元的海都機電產品城即將竣工,浙江、廣東及韓國等十餘家電子企業已經落戶;引進資金超億元的電視機和DVD生產線都已經達產;投資3.5億元、佔地38萬平方米的中俄科技園區已全面啟動。

  憑借口岸優勢,三年來綏芬河引進外貿企業百餘戶,並整合了全市物流資源,努力做大做強現代物流業,目前投資2.8億元籌建的佔地面積10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國際物流園區正在建設中。

  此外,綏芬河市還在俄羅斯濱海邊疆區闢建了境外加工園區,被國家發改委列為俄遠東七個重點投資項目之一予以積極支持。

  為承接產業結構調整項目,打造區域合作的新領域、新模式,綏芬河市還與鄰近的穆棱市共同建設了規劃面積為250萬平方米的『綏-穆經濟合作區』,不僅有效解決了自身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建設用地不足等問題,還帶動周邊地區共同招商引資,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發展。

  發展縣域經濟必須緊緊依靠招商引資,綏芬河人以自己近年來的實踐論證了這一命題。通過招商引資,世貿集團、中機浦發、上海實業、上海安信、香港富士達、臺灣長隆、大唐集團等一大批頗具實力的國內外知名企業落戶邊城,極大促進了縣域經濟的發展。從招商引資中切實嘗到甜頭的綏芬河,目前又開始在醫療、教育和供水、供暖和市容改造等方面進行招商引資的探索和實踐,並已取得積極進展,眾多項目正在建設當中。

  築巢引鳳,借翅昇騰。通過招商引資,讓綏芬河的縣域經濟在短時間內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如今的綏芬河人在思考:如何繼續發揮優勢、借助外力,進一步實現超常規、甚至裂變式的發展。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