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發布10月食品安全預警 未熟豆角惹禍中毒事件頻發
2006-10-12 15:57:0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米娜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0月12日電 近一時期以來,哈爾濱市由於豆角中毒入住醫院的事件頻頻發生,11日哈市衛生監督部門發布10月食品安全預警,記者對如何預防豆角中毒采訪了相關專家。

  哈市衛生監督部門通過近兩個月哈市發生的食物中毒案例,及對前三年的情況分析,認為今年10月份發生食物中毒將以細菌性、植物性食物中毒為主,中毒食品主要以豆角、米飯、肉制品為主,尤以豆角中毒的預防更為重要。

  每年10~12月份是豆角中毒的多發期,霜降前後是食用豆角中毒的高發期。據統計,近一個月以來,哈醫大二院『接待』食用未熟豆角而導致中毒的患者近百餘人。為此,記者采訪了該院急診科主任王新春教授。

  據王主任介紹,豆角中所含的毒性物質有兩種:一是豆莢外皮中的皂素,它能破壞人體細胞引起溶血,但因其在豆角外層,易被烹調加熱而破壞;二是植物血球凝集素,這種毒素存在於豆粒中,毒性大,不易被破壞,是引發豆角中毒的主要原因。接近成熟的豆角(豆粒大者)或儲存時間過長者,所含毒性物質較多,當烹調時加熱不徹底或豆角未熟透時,皂素和血球凝集素未被破壞而刺激胃腸道粘膜後引起食物中毒。中毒後一般在1~5小時內發病,主要癥狀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頭暈、頭痛,少數病人伴有胸悶、心慌、出冷汗、四肢麻木、手腳發涼、畏寒等現象。癥狀重者應立即到醫院就診,對癥治療,防治並發癥。一般只要治療及時,大多數病人可在1~3天恢復健康。

  專家告訴記者,預防的方法非常簡單,豆角中的皂素加熱到100℃,並持續30分鍾以上,就可破壞其毒性。因此,食用豆角的最好加工方法就是燉煮。

  中毒事件回顧

  ●9月15日,哈爾濱市某工地發生員工食物中毒事件,近50名員工出現腸胃不適癥狀被陸續送進哈醫大二院治療。經哈醫大二院專家初步認定,引起食物中毒的『禍首』是民工前日在工地食用的未燉熟的豆角。

  ●10月3日,哈市市民王某及家人和朋友聚會,食用了未熟的豆角,4個小時後,王某全家和朋友共7人都不同程度的出現了腹瀉、嘔吐等癥狀,及時來到醫院檢查,確診為豆角中毒。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