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16日電 日前,省公安廳無償向基層配發了用於人口和案件管理的『公安基層基礎工作應用系統』軟件,以公安機關全面運行此系統為主要載體,推進基礎工作信息化建設,繼而在我省建立以提高公安工作整體效能為目標的現代派出所警務工作機制,一場新時期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的『警務革命』已經到來。就這場『警務革命』的開展,記者采訪了省公安廳副廳長王小溪。
情報信息主導警務
派出所工作是整個公安工作的根基,加強派出所工作信息化建設是現階段派出所走出瓶頸的當務之急。
王小溪說,情報信息主導警務戰略是我國社區警務戰略之後警務改革的又一主導理念。開展網上信息綜合應用,用信息化手段改造傳統公安工作模式,用網絡整合各類業務資源,可以有效提高現階段公安機關打擊破案和防范控制工作水平,是實現公安工作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警力不足、保障不力等問題長期困擾著派出所工作,派出所民警普遍感到工作壓力過大、負擔過重,力不從心。在通過增加編制、增加投入的辦法在我省絕大部分地區不能有效解決問題的前提下,實施科技強警,推進派出所工作信息化建設,提高派出所民警工作效率無疑是減輕派出所民警工作負擔的最佳途徑。省公安廳無償向基層配發『公安基層基礎工作應用系統』,就是要通過『軟件』推動各地『硬件』的配備,在短期內迅速提昇我省派出所基礎工作信息化建設水平。
電腦記數據人腦記問題
隨著『公安基層基礎工作應用系統』的全面運行,派出所基礎工作信息化建設進程的加快,社區民警的主要職責將從傳統意義上的簡單人口管理向轄區人口、治安等基礎工作信息的采集、掌握和控制為主轉變。利用科技手段提高民警工作效率,有效解放警力,使廣大派出所民警有更多的精力、時間去接觸群眾。
王小溪說,派出所工作信息化建設的加強,對基層派出所民警提出了更高要求。要進一步深化派出所民警以轄區實有人口為重點的熟悉工作。『電腦記數據,人腦記問題。』派出所民警對轄區治安狀況熟悉程度,將作為檢驗民警工作的主要標准。通過民警同轄區群眾的密切接觸和良好的警民關系,加強人口、行業場所、重點單位等基礎工作信息采集,使民警能夠全面、准確掌握轄區基本情況,及時發現和提供違法犯罪線索,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
建立現代警務機制
王小溪說,隨著當今社會的動態化、多元化、市場化特征日益明顯,公安工作也必須前行,以求與之適應。派出所職能逐步從以打擊、破案為主轉向以預防、減少發案為主,從增強對違法犯罪的威懾力為主轉向增強社會安全感、提昇群眾滿意度為主,從增強專門力量轉向依靠全社會力量為主的『三個轉向』特征日益突出。基於此,必須根據新形勢治安需求的特點進行創新,建立『六完善』型的現代派出所警務機制。
『六完善』即:完善實戰型、服務型、主動型、聯動型、協作型、科學型的現代派出所警務機制。完善實戰型的信息主導警務機制。公安機關要建立集采集、錄入、分析研判、精確制導、指揮決策等功能於一體的綜合信息平臺,實現全警信息共享。強化情報力量建設,建立反應靈敏的情報信息網絡。完善服務型的人口管理機制。以派出所公安基礎信息采集為主線,加強人口信息基礎資料積累,提高人口管理水平,逐步實行『公安管人、房管管房,各職能部門協作配合』的以房管人新機制。完善主動型的基層勤務機制。讓民警從『坐堂等案』轉變到主動出擊、現場管控。變『全時警務』為『實效警務』,把有限的警力投向案件高發時段、防范薄弱時段、便民服務時段。完善聯動型的社區警務機制。以社區警務為依托,以科技手段為先導,建設動態網絡監控系統技防設施,充分利用和整合各方面的社會治安資源,發展壯大防控力量。完善協作型的農村警務機制。全面實施『四個規范』即:規范農村派出所建設、規范農村派出所民警駐村工作制度、規范農村治保會建設、規范農村治安防范建設。完善科學型的考核激勵機制。圍繞基礎工作信息化建設的警務工作方式方法,建立科學評價體系,激活和調動廣大社區民警和農村駐村民警工作積極性。
展望未來,王小溪說:『我省要用2年左右的時間,建立起現代派出所警務工作機制,實現我省公安基層基礎工作的「革命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