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0月24日電 近年來,隨著中俄貿易的不斷拓展,合作項目的不斷增加,適合雙方需求的人纔成為中俄共需。中俄雙方都在積極創造條件,旨在達到人纔互動、人纔交流、多領域合作等目的。但由於雙方在觀念、體制等方面還有差異,對俄引智還存在一些梗阻。
三百專家一半來自俄羅斯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每年都有大量的外國專家來黑龍江省進行人纔、技術交流、研討科技課題等。尤其近年來,黑龍江省加強對俄引智工作的力度,發展態勢良好,引進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專家和項目數量大大增加。俄羅斯專家也在逐漸增多,在每年大約引進的近300名外國專家中,一半以上是俄方專家。
今年六月,黑龍江省人事部門為創造更多的中俄人纔交流機遇,首次舉辦了『俄羅斯高端人纔交流周』,在交流周期間,共有113家項目需求單位參加交流洽談,雙方共簽署人纔智力合作項目53項。俄方專家涉及電子、生物、醫藥、食品、機械、高新技術和農業等18個專業領域。邀請的俄專家人纔中98%人員都帶來人纔智力項目,與黑龍江省、市相關單位有人纔智力交流合作項目的意向。
哈爾濱市還成立了哈爾濱市中俄人纔交流合作協會,目的是更好地吸引俄方人纔,達到中俄雙方共需,溝通對俄人纔開發情況,整合俄方人纔和信息資源,現在已經有多家單位加入,還有個人加入該協會。
哈爾濱市人事局引進國外智力管理處的一位負責人說,今後對俄人纔的引智要進一步加強,讓人纔成為中俄貿易不斷發展的堅強後盾。
減少梗阻加強高端人纔互動
據黑龍江省對俄有關專家分析,俄羅斯在用人觀念、政府體制、辦事效率等方面與我國有很大的區別,俄在很多高科技領域中仍居世界前列,在交流中還存在一些顧慮,另外文化底蘊不同,再加上缺乏一定的了解,這些都成為雙方引智的障礙。
近年來,伴隨我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在一些高科技領域中不斷衝擊世界前沿,黑龍江省與俄在電子、化工、飛機研制等方面合作領域不斷拓寬。和俄方引智的諸多高科技項目,現在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近年來,漁業、臨床醫學等領域成為黑龍江省與俄合作的新亮點,雙方加強了人纔的互動。俄方目前也正從黑龍江省積極引進建築專家、心血管手術專家等急需人纔。黑龍江省中醫行業也成為技術輸出的一個重點。
在今年6月舉辦的『俄羅斯高端人纔交流周』上,省人事廳與阿穆爾州聯邦就業廳、哈爾濱市人事局與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就業局簽署了《人纔交流合作意向性協議》。《協議》規定,雙方將在人纔交流、培訓、就業、供求信息、中介服務、勞動力市場體系建設、人事人纔科研等方面,開展廣泛的合作與交流,為推動雙方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人纔保障和智力支橕。
黑龍江省人事部門強調,今後將積極利用哈洽會等活動之機,邀請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的專業技術人員和人纔進行項目洽談對接,謀求建立長期性的合作機制,提高對外人纔合作檔次,並著眼前沿技術和基礎研究領域,培育新興產業,加大引進高端人纔的工作力度,以建立多層次、多形式的中俄人纔開發交流體系。
多種途徑搭建人纔交流平臺
專家指出,黑龍江省應該抓住各種機遇,通過多種途徑、采取『請進來、走出去』並舉等多種辦法,搭建中俄人纔交流平臺。
省社會科學院東北亞研究所所長宋魁認為,要樹立合作共贏理念,開展廣泛而務實的中俄人纔智力合作。要充分認識中俄人纔智力交流合作的基礎性、戰略性、決定性作用,積極構建人纔智力共享協作通道,通過現代、方便、快捷的網絡、獵頭等方法引進人纔。選擇具有一定基礎條件、合作優勢明顯的項目,著力突破重大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
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的一位教授建議,要充分利用各自教育培訓資源優勢,廣泛開展長期或短期人纔培訓合作,發揮科研單位、大專院校、大中型企業的『孵化器』作用,互相培養急需短缺人纔;要在高校畢業生就業、人纔(勞動力)市場體系建設、人纔中介服務機構建設等方面開展廣泛而務實的合作。
還有專家指出,應創新合作方式。要加強政府間、政府各部門間的溝通協調。充分利用對俄重點科技項目人纔庫,通過引進拔尖人纔、關鍵技術,共建研究中心、促進中心,合資創建企業等多種方式,促進雙方合作向更高層次發展。要充分發揮兩國商會、行業協會等中介機構的作用,積極發展各種對俄交流合作的民營中介組織,鼓勵支持其搭建多種形式的交流合作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