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用和諧文化推動和諧龍江建設 談學習貫徹好十六屆六中全會精神
2006-11-09 09:25:24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黑龍江日報評論員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9日電 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既需要雄厚的物質基礎、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橕、良好的文化條件。十六屆六中全會深刻總結歷史經驗,科學分析當前形勢,明確提出:建設和諧文化,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任務。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為我們指明了和諧文化建設的方向。

  人類的進化,記錄著文化產生的經歷;社會的演變,鐫刻著文化進步的印記。人類社會的發展不僅是生命遷衍和歲月推移的歷史,更是文化進步和文明傳承的歷史。當今世界,文化作為一種軟實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牽動和支橕作用日益顯著。和諧文化不僅是綜合國力的核心要素和衡量一個國家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同時也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精神向導和支橕。當前,我國社會主義改革和發展進入了關鍵時期,面對經濟體制深刻變革、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現實情況,可以說,和諧文化是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精神所系、靈魂所在。

  用和諧文化推動和諧龍江建設,首要的是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這個根本,形成全民族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團結和睦的精神紐帶,不斷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親和力,不斷鞏固和加強社會和諧的思想道德基礎。遼闊的黑土地賦予了黑龍江雄渾厚重的文化底蘊,幾十年的開發和建設孕育了黑龍江人豪放純朴的文化品格,形成了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北大荒精神和突破高寒禁區精神。

  建設和諧龍江,要讓黑龍江省這些極具特色的寶貴精神財富,成為龍江人民開拓前進的精神旗幟,成為龍江發展的強大動力。

  用和諧文化推動和諧龍江建設,要努力在和諧文化建設上尋求突破,形成解決社會矛盾的新認識、處理社會關系的新方法,引導人們用和諧的思想認識事物,用和諧的態度對待問題,用和諧的方式處理矛盾。要立足於黑龍江的實際,正視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存在的各種不和諧因素。比如,對資源的過度開采,造成的人與自然的矛盾;部分社會成員道德失范、誠信缺失,影響了經濟發展環境;保守封閉、觀念滯後,阻礙了人們的創造活力。這些和諧龍江建設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都應該成為我們和諧文化建設的著力點。要不斷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以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方面、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為目標,大力發展文化事業、壯大文化產業,繁榮文藝創作,努力為人民群眾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精神文化產品和服務,提昇主流文化的影響力。

  用和諧文化推動和諧龍江建設,要進一步培育文明道德風尚。把誠信作為公民道德建設的重點,加強政務誠信、商務誠信、社會誠信建設,培養誠信觀念和規則意識,推動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樹立良好的經濟發展環境,使黑龍江成為投資興業的熱土。大力倡導和弘揚社會主義榮辱觀,引導人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男女平等、尊老愛幼、扶貧濟困、禮讓寬容的和諧人際關系,營造出誠信友愛、公平正義、團結奮斗、充滿活力的和諧社會氛圍。

  用和諧文化推動和諧龍江建設,要營造良好的思想輿論氛圍。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乾部群眾的頭腦,提高各級領導乾部理論素養和理論思維能力,自覺運用正確的理論指導實踐。提高輿論引導能力,充分發揮新聞媒體宣傳黨的主張、弘揚社會正氣、通達社情民意、引導社會熱點、疏導群眾情緒、進行輿論監督的重要作用。

  和諧文化是和諧龍江建設中的一項重要任務,需要全省上下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明確目標,紮實推進。通過和諧文化的建設,創造生產力,提高競爭力,增強凝聚力,形成黑龍江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的強大推動力。

責任編輯:孫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