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1月21日電 2006年我省畢業生就業率水平基本穩定,實現了就業人數的增長,到基層、民營企業就業和自主創業人數明顯增加。截至9月1日,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6.69%以上,超過全國平均就業率近5個百分點。這是記者20日上午在哈爾濱召開的全省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網絡視頻會議上了解到的。
據了解,2006年我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共有14.16萬人。截至9月1日,全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6.69%以上,超過全國平均就業率近5個百分點。其中,面向基層就業取得突破性進展,到基層、民營企業就業,采取靈活方式就業、自主創業和參加國家、地方項目的志願者佔47%,實現就業人數66518人。
通過完善『村村大學生』志願者的後續政策、啟動『三支一扶』、『見習基地』、『實習基地』建設等工作,我省進一步掃除了限制畢業生就業的體制性、政策性障礙,形成了更加有利於畢業生到基層、到非公有制單位和多渠道就業的政策體系,對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緩解基層對人纔的需求起到了積極作用。為了推動就業指導、評估工作的開展,我省組織了第一批就業指導師培訓班,培訓100多名高校骨乾,其中有70人已獲得國家職業指導師資格證書;組織人力測評師培訓班,高校有73名有長期工作經驗的同志參加了培訓,其中58人已獲得國家人纔測評師資格證書。
據省教育廳廳長張永洲介紹,2007年我省將努力開闢適合大學生就業的新渠道。拓展中小企業就業渠道,大力開發社區、民辦非企業單位、民間組織等公益性崗位,充分挖掘國家重點工程和大型項目中適合高校畢業生的崗位。同時加強登記失業畢業生的服務和保障,開展職業介紹、培訓、見習、人事勞動保障代理等服務,為離校後符合條件的高校畢業生提供及時的社會救助。此外,還將充分利用現代科技手段,最大限度地拓寬畢業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聯系渠道。建立高校畢業生就業網絡聯盟,創新服務機制和手段,充分利用網絡技術、搜索引擎和遠程面試三項技術,實現網絡招聘求職服務的常年化,提高就業服務信息化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