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舊)科技·衛生
搜 索
與民辦校收費相同跨區招生不接送『校中校』該不該有校車?
2006-11-24 06:51:2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李波 劉姝媛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11月24日電 面對哈爾濱市良莠不齊的學生接送市場,缺乏規范管理的『送子車』、職業素質不高的『送子車』司機,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在擔懮的同時,還提出這樣的疑問:招收高價跨區擇校生的學校,能否承擔起接送學生的責任?

  民辦校:

  校車年投入300萬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目前,哈市一些民辦學校都有自己專業的校車隊,負責每天接送學生上下學。良好的車況、嚴格的管理、低廉的價格,使眾多家長放心地選擇讓學生乘坐校車。

  22日,記者在松雷中學看到,學校40輛學生通勤車整齊地停靠在車庫裡,六名維修工人正在為每臺車輛進行常規檢查。

  松雷中學校長吳鳳石告訴記者,從1995年建校以來,學校就為需要通勤的學生配備了校車。如今,全校有校車40輛,在全市設有100多個站點,每天都有1700多名學生乘坐校車上學放學。對於車輛的挑選,學校是十分嚴格的。這些年來,隨著乘坐校車的學生數量不斷增加,再加上車輛的損耗,學校每年都要更新換代一批車輛。今年8月份,學校剛剛從南方定做了6臺客車,每臺新車的費用大概在26萬元左右。為了保證車輛的安全性能,學校還聘請了6名專業的汽車維修工人組成維修班,定期對車輛進行檢查和保養,每年用於這方面的費用也在120萬元左右。

  吳鳳石說,坐校車的學生每個月的通勤費為50元,遠低於社會上『送子車』的費用,但學校的通勤車從管理、安全等方面,卻要遠遠強於社會上的『送子車』。學校在每臺校車上都配備一名老師專門負責車輛行駛期間的學生安全工作,比如說,制止學生在車上打鬧、將胳膊和頭伸出窗外等。每天上下車,也會有專門的老師負責點名,組織學生排隊上車下車。此外,學校對司機的要求十分嚴格,如果校車司機被發現有中途拉客、行駛期間接聽手機等行為,將受到嚴肅處理,甚至被開除。

  德強學校的校車隊也有近10年的歷史,有校車近40臺,在全市設有300個站點,遍布哈市包括阿城、雙城等地。德強學校的一位負責人告訴記者,學生的安全問題是學校和家長最關注的事。所以,為了保證學生的通勤安全,學校為每臺車輛配備的司機,都是由集團統一挑選的、有著多年駕駛經驗的司機師傅,每個人都有正規的駕駛資質。此外,學校還配備了由專業汽車維修工人組成的維修班,維修班會定期對車輛進行檢修和保養。學校每年用於校車檢修和保養的費用就達到300多萬元。學校認為,為了學生的安全,這筆費用投入得值。

  

  公辦校:

  沒必要擔額外責任

  

  據記者調查,在哈爾濱市數十萬名中小學生當中,在學區內上學的學生一般不需要乘車上下學,民辦學校的學生都有校車接送。真正需要乘『送子車』的是那些在以『民辦公助』名義收取高額擇校費的公辦『校中校』就讀的學生,全市總數約2.3萬人,涉及大約30多所學校。

  家住道外區的李女士去年把孩子送進了六十九聯中讀書,雖然進了『名校』,可是每天上學近一個小時的路程讓李女士發了愁。李女士只好選擇『送子車』解決孩子的通勤問題,但事故頻發的『送子車』令她整天擔驚受怕。

  對於學生家長希望學校負責接送學生的建議,哈市部分中小學校的負責人一致認為,學校購買校車接送學生,是在增加一份本不該學校承擔的責任,而且學校的經濟條件也不允許。

  哈市南崗區的一重點中學的校長說,如果學校有校車,在上學或放學途中,學校對學生的監護就延伸到了校外,出事後學校要負責任。同時,學校沒有足夠的經濟條件和靈活的運營機制,不能再單獨設立一個部門,增加人員設自己的校車接送學生。

  道裡區一小學校的副校長說,學校沒有必要設立校車負責學生的接送。學校是教學單位,沒有這麼多人力和物力運作校車問題。而且按照《校園安全管理條例》規定,學校只負責學生進入校園後的安全,校外安全應由家長負責。

  更有校長坦言稱,學生在學校內的安全就已經讓他們很操心了,如果再主動承擔起這份本不該承擔的責任,這不是給自己『找事』嗎?

  哈市教育局有關負責人說,作為學校的行政主管部門,沒有權力去指定學校配備接送學生的校車。學校早晨從家長手中接來孩子,晚上再將孩子送到家長手中,就完成了監護權的交接。如果學校自己配備了通勤車,只接送學生肯定是要賠錢的。要是出了問題,學校還要負一定的責任。所以,作為教育主管部門,他們不主張學校養車來接送學生。

  學生家長:

  『校中校』有能力養車

  

  

  哈市一些學生家長認為,名校『校中校』既然能在收取高額學費的情況下招收大量的跨學區學生,不僅有義務而且也有能力承擔起接送孩子上下學、保證學生上下學路上安全的責任。

  『「校中校」收費和民辦校差不多,為什麼民辦校能有通勤車,不怕擔責任,而這些學校卻辦不到呢?』學生家長劉先生認為,『名校分校和民辦學校一樣收取高額費用,而且有的還無償用總校的教室、操場、實驗室、微機室等教育資源,應該比民辦學校更有經濟能力配備通勤車。』

  住在道裡區安發橋附近的家長張女士說,孫子在繼紅小學上學。她每天都要接送孩子上下學,『不接不放心啊』。鄰居家的孩子有坐『送子車』的,可那更讓人不放心。學校應該配備專門接送學生的校車。

  家長陳女士說,現在哈市有的名校收費高於民辦學校卻不配備校車,而德強、松雷、中實等民辦私立學校全都有專車接送孩子上學、放學。如果把學校教育比作學校對社會和孩子的『服務』,挑好學校多花錢家長能接受,可名校『校中校』收費多、服務少就讓人難以接受了,缺少『售後服務』更讓人無法容忍。

  據業內人士透露,哈市『校中校』每年收取學生4至6千元錢的學費,與純粹的民辦學校收費基本相同。哈市『校中校』每年收取的費用近億元,這部分巨額學費除了上繳財政外,基本用於學校購置教學設備,為教師增加福利等方面。而與之相比較,哈市20餘所自籌資金興辦的民辦學校收取的學費,要負擔校捨的興建維修、教師的工資待遇、教學設備的購置更新、校車的營運維修、組織招生的組織宣傳等等全部費用。兩相對比,可以明顯看出,公辦民助學校的『利潤率』要比民辦學校高得多。如果民辦學校有經濟能力配備校車接送學生,那些『校中校』就更具備條件了。

   教育專家:

  『校中校』應加強服務

  教育專家指出,在目前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的情況下,一些名校紛紛通過『民辦公助』等方式大搞擴招是造成孩子需要乘車跨區上學的主要原因。學校在收費的同時也應加強服務。

  曾經在美國和加拿大工作的哈理工大學國際文化教育學院的鄒老師介紹說,國外的學校都有自己的校車免費接送學生,全國統一顏色和型號,上面都噴涂著『School bus』。國外校車就像國內的公交車一樣,有自己的運營時間和根據學生住所設定的站點,小學生在家門口上車,校車直接開進學校。並且國外的學校對學生監護特別明確,只要在學校監護范圍內,不管發生什麼事情學校都要負責。

  

責任編輯:岳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