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興十四村婦代會橕起新農村建設"半邊天"
2006-11-27 13:56:05 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季 李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黑龍江頻道11月27日電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甘南縣興十四村是1956年由山東移民組建的移民村。幾十年來,興十四村堅定不移地走共同富裕道路,經過苦乾實乾拼命乾、創業創新求發展,已由房無一間、地無一壟的東北偏僻荒村發展成為遠近聞名的"龍江第一村"。2005年,全村實現總收入6.5億元,人均收入實現1.36萬元。目前,該村已經實現了農業產業化、農區工業化、住宅別墅化、村風文明化、管理民主化、多數村民非農化,被稱作是"東北地區實現小平同志提出的中國農村改革第二次飛躍的成功模式"

  村黨總支書記付華廷說,我們村能夠發展成今天這樣,主要有兩靠:"一靠黨的富民政策,二靠全村婦女的拼勁兒、乾勁兒"。全村有婦女500多人,佔全村總人口的50%以上。多年來,在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特別是在縣婦聯的精心指導下,在村兩委班子的大力支持下,村婦代會充分發揮基層婦聯組織的職能作用,尤其是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積極帶領婦女在各條戰線上建功立業,取得了一個又一個佳績,加快了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步伐,擎起了興十四村發展的"半邊天"。

  打牢基礎,鑄就新農村建設的『源動力』

  村婦女組織建設是做好各項婦女工作的基礎。興十四村立足實際,明確目標,常抓不懈,把村婦女組織建設緊緊抓在手上。

  首先,是健全組織網絡,配齊配強婦代會班子。在村委會換屆選舉中,興十四村抓住機遇,通過民主選舉,使政治思想好、致富能力強的女能人走上村婦代會工作崗位,使婦代會成為文明新村的"戰斗堡壘"。根據村民居住地點,把全村198戶、319名婦女劃分成12個婦代會小組,每個小組都選出了婦女代表和聯系戶,全村12個婦女小組共有婦女代表110人,佔全村婦女的35%。通過發揮婦代會小組的輻射帶動作用,進一步延伸了婦女工作手臂,提高了全村婦女的組織化程度。其次,是規范運作,提高組織管理程度。以創建"五好"婦代會為目標,興十四村制作了婦女工作圖板,使婦代會的性質、任務、職能和基本概況一目了然;建立了政治理論學習、目標管理、崗位責任制度、婦女代表聯系戶、信訪接待等制度;健全了各項表簿冊和"雙學雙比"、"巾幗科技致富"、"鄰裡幫教活動"、"養殖生產活動"、"普法活動"等各種活動記錄,婦代會工作實現了規范化運作。

  針對興十四村企業女工和外來婦女逐年增多的實際,該村積極探索基層組織建設與經濟建設雙促進、雙發展、良性互動的工作思路,在"夯實主乾"的基礎上,把婦女組織拓展到"兩新"組織中。一方面在富華集團檸檬酸廠、富華生物藥業和村史展覽館及富華三星級賓館等女職工集中的大型村辦企業中建立婦女組織。另一方面充分發揮婦代會聯系婦女、聯系家庭、聯系社會的"聯"字優勢,積極探索"婦代會+企業+婦女"、"婦代會+協會"、"婦代會+女能手"、"示范戶+農戶"、"婦代會小組+聯系戶"等新型婦女組織模式,提高了農村婦女組織化程度,實現了帶領婦女增收致富和增強婦女組織凝聚力的互動共贏。

  發揮作用,培育新農村建設的『領頭雁』

  在實際工作中,興十四村婦代會切實發揮"雙培"作用,把女能手培養成婦代會乾部,把婦代會乾部培養成致富帶頭人,實現婦代會乾部專業化、能人化,使其真正鍛煉成為引領婦女參與新農村建設的一支中堅力量。

  切實增強婦代會乾部的服務本領。婦代會組織開展"五進一出"活動,"五進一出"即帶婦女乾部進機關、進學校、進基地、進農戶、進企業,走出去看、聽、想。在對富華集團大膽進行資本運營、股票上市的過程中,村黨總支大膽引進人纔,高薪聘請了63名高級管理、技術專家,其中女專家就有40多人,這當中就有全國"三八紅旗手"於艷傑。興十四村專門成立了專家服務工作組,從吃住行到調研、培訓、入戶走訪,承擔全過程服務,使各位專家吃得飽、睡得香、乾得好,在興十四愉快、忘我地工作。同時,她們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和互聯網等媒介,積極為全村婦女提供科技、政策、信息等方面服務,幫助她們及時了解黨和政府在"三農"方面的政策,及時掌握各類先進實用技術、高新技術和各類信息,為婦女們尋找合適的崗位、提供先進實用的種養技術,幫助她們增強致富能力。

  充分發揮致富女能手的示范作用。興十四村"煎餅大王"薛桂芝創建的煎餅廠已擁有固定資產200多萬元,年產煎餅600噸,年創產值500萬元,吸收女員工65人,年人均收入近萬元。"多面手"周桂萍,在發展種植業的同時,積極發展運輸業,從倉庫往工地運水泥自裝自卸一天就多達17噸,還同時發展養殖業,年出欄生豬50多頭,家庭發展多種經營年純收入達7萬多元。省級"養殖大戶"朱孔霞,在婦代會的幫助下,籌資22萬元購買了80頭奶牛,辦起了養殖場,現已發展成為集種、養、加於一體的大型綜合養殖場,存欄奶牛218頭,固定資產230萬元,年純收入達120多萬元。興十四村用身邊的典型影響和激發了全村婦女的創業熱情,使一大批婦女走上了養殖、加工等致富之路,促進了全村經濟的快發展,成為新農村建設的"領頭雁"。2005年,婦女們創產值達3億多元,佔全村總收入的近50%。

  埋頭苦乾,橕起新農村建設的『半邊天』

  興十四村腳踏實地、真抓實乾,帶領全村廣大婦女全面參與新農村建設,發揮了"半邊天"作用。

  在生產發展、生活寬裕中創佳績。興十四村婦代會帶領全村婦女學習實用技術、機器操作和生產工藝,在崗位上比成績,在工作中比貢獻,婦女成為全村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從種植、養殖、大棚生產,到先後辦起的罐頭廠、乳品廠、甜蜜素廠、檸檬酸廠、煎餅廠和玉米深加工、富華生物藥業等30多家企業,從村裡的商服網點、富華賓館到村學校、衛生所,處處都有婦女的參與。種植大戶、養殖能手、企業技術骨乾……婦女致富典型層出不窮。全村實現了土地集約化經營,1.68萬畝耕地由18人承包經營,全村98%的女勞動力進入村辦企業,成為產業工人。隨著大型施工企業的進入,興十四村除了為企業跑手續,做後勤保障服務之外,還組織她們赴外地學習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現在已有310名婦女成為企業的技術骨乾,女員工更是佔到了企業總人數的48%。

  在鄉風文明、村容整潔中顯身手。開展創建活動不松勁。在全村深入開展"十星級文明戶"、"孝順媳婦"等競賽評比活動,隨時檢查,定期評比,及時表揚先進,隨時幫教後進,促進了全村尊老愛幼、健康文明新風尚的形成,推動了村裡家庭關系和睦、鄰裡關系融洽。目前,村已有98%的農戶被評為"文明戶"。

  組織文化活動不間斷。利用文化休閑廣場、娛樂多功能廳、學校操場、健身器材等場地和設施,開展秧歌、歌詠、排球等豐富多彩的、健康的文化體育娛樂活動,使姐妹們增長了纔乾,強壯了體魄,豐富了群眾的業餘文化生活。

  整治環境衛生不手軟。在全村開展了衛生聯評競賽活動,不定期地對農戶家庭衛生進行檢查評比,不達標的限期改正。興十四村的婦女不但把屋內屋外、房前房後打掃得乾乾靜靜,徹底消滅了門前"三堆",還按區域把村內街道和別墅小區打掃得整潔衛生,並在房前屋後、街道兩側、別墅小區栽樹種花,進行綠化香化,使村容屯貌真正實現了清新整潔、優美漂亮,並成功的迎接了國家、省、市和國際友人的幾次參觀和大檢查,受到了游客和領導的一致好評。

  發展社會保障制度不動搖。興十四村婦代會配合村黨總支,大力發展教育、衛生事業,提高群眾生活質量。全村自來水免費,逢年過節向全體村民免費發放各種生活物資,全體村民每年享受100斤大米、50斤白面的免費生活補助,兒童教育免費,村民享受合作醫療待遇,對村民實行退休制度,65歲以上的老人每年除免費享受200斤大米、100斤面粉的待遇外,每月還另外享受80元的生活補貼費。

  另外,婦代會還在婦女中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活動,特別宣傳學習《婦女權益保障法》,使全村婦女的法律意識不斷強化,法律素質不斷提高,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能力不斷增強。鼓勵婦女關心村級事務管理,正確行使自己的各項權利,合理表達利益訴求,積極參與基層民主和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平安家庭" 、"無家庭暴力村莊"創建活動。組織婦女骨乾,堅持以做好調節工作為重點,化解矛盾,解決糾紛,把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都解決在了萌芽狀態,從而在興十四村形成了人心思進、文明禮貌、團結和睦的良好社會風氣,全村和諧穩定。強。鼓勵婦女關心村級事務管理,正確行使自己的各強。鼓勵婦女關心村級事務管理,正確行使自己的各項權利,合理表達利益訴求,積極參與基層民主和基層組織建設,推動"平安家庭" 、"無家庭暴力村莊"創建活動。組織婦女骨乾,堅持以做好調節工作為重點,化解矛盾,解決糾紛,把一些社會不穩定因素都解決在了萌芽狀態,從而在興十四村形成了人心思進、文明禮貌、團結和睦的良好社會風氣,全村和諧穩定。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