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12月4日電 題:和諧之光耀龍江——我省貫徹中央和省委全會精神、建設和諧龍江紀實之一
盡管是落雪的初冬,黑龍江卻感受著一個暖色調的季節。
今年,胡錦濤總書記先後兩次對黑龍江經濟和社會發展殷殷寄語。親切的關懷,使全省上下備受鼓舞。
省委書記錢運錄履新感言:『黨的事業是接力棒,要接好棒,跑好步……堅持以人為本,與人為善……』乾部群眾聆聽此言,如沐春風。
而今,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和省委九次全會拉開了構建和諧社會的時代大幕,和諧之光照耀著廣袤的黑土地,3800萬龍江兒女正以澎湃激情和百倍信心,攜手描繪建設和諧龍江的斑斕畫卷。
省委九次全會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率先垂范,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察民情,關愛百姓,情暖萬家心
省委九次全會指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關鍵在黨。』
行動是思想的最好詮釋。
全省大力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更是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深入基層、深入群眾,體察民情,關愛百姓,情暖萬家心。帶動和激發了全省各級黨政乾部求真務實、真抓實乾的工作熱情。
年初,錢運錄同志上任伊始,有同志問他,你有什麼新思路、新舉措。他在一次會議上講:『我沒有「三把火」,倒有「三盆水」。一盆冼腦,保持清醒,不保守、不僵化,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一盆洗手,千乾淨淨,清正廉潔,當好人民公僕;一盆洗腳,舒筋活絡;勤下基層,向群眾學習,為人民服務。』
在偏遠的孫吳縣沿江滿族達斡爾族鄉,省委書記與八十歲的老人盤坐炕上,嘮起家常:『今年莊稼收成怎麼樣?』『孩子們上學,學費貴不貴?』『村裡有沒有衛生所?合作醫療搞沒搞?』
在鶴崗南山煤礦,省委書記下到500米深處的采掘一線,與礦工親切交談:『安全生產工作要「絲不苟、慎之又慎。沒有安全就沒有效益,沒有安全就沒有群眾利益,沒有安全就談不上和諧。』
在大興安嶺砍都河火場,省委書記不顧危險,走近熊熊燃燒的樹林邊察看火情、指揮戰斗。連續四天四夜奔走撲火一線,房間裡的燈每晚都要亮到凌晨……
到現在,錢運錄同志到任還不到一年時間,他輕車簡從,已經走遍了全省13個地市。從稻浪滾滾的田野,到機器轟鳴的車間,從塔吊林立的工地,到山巒疊翠的林區,到處都留下他俯下身子聽民聲、噓寒問暖訪民情的親切身影。
年初以來,省委副書記、省長張左己,在夜以繼日地處理繁忙政務的同時,仍然要擠出時間下基層。僅在今年8月和9月,他就在百忙中先後深入到穆棱市、安達市羊草鎮南來村、肇州縣肇州鎮壯大村、肇源縣、農墾建三江分局、紅興隆分局和通河縣、木蘭縣、巴彥縣等地,就縣域經濟發展和新農村建設等問題進行深入的考察調研。
省委九次全會提出:『從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入手,積極促進社會和諧。』全省各地突出抓好就業、社保、教育、醫療、住房、治安等項工作,彰顯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方略
省委九次全會提出:『從解決人民群眾切身利益人手,積極促進社會和諧。』
這是一次歷史性的視角轉換。
今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和省委九次全會召開以後,全省各地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圍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突出抓好就業、社保、教育、醫療、住房、治安等項工作,彰顯了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執政方略。
就業乃民生之本。全省認真落實就業、再就業的各項措施,強化就業培訓、指導和服務,前三季度,實現城鎮新增就業66.7萬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47.2萬人。哈爾濱市實施再就業援助行動,進一步降低小額擔保貸款門檻,著力做好『4050"人員、『零就業家庭』成員和殘疾人就業工作。牡丹江市完善下崗失業職工社會保障機制,落實和完善小額貸款、稅費減免、社保補貼、職介補貼、培訓補貼等就業扶持政策,建立經常化、制度化的長效幫扶機制,最大限度化解他們的生存難題。
讓弱勢群體得到全社會的關愛。齊齊哈爾市把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工子女教育,納入了區域教育發展總體規劃中,在學校布局、師資配備等方面優先安排。市政府還成立專門機構,出臺了資困助學文件,建立了助學基金會。對農民工特困家庭子女就學,實行減免雜費,免費提供教科書,提供生活補助費等政策。迄今全市已有405名農民工子女免交雜費和教科書費,金額達15.8萬元。目前,齊齊哈爾市已經形成了學校、家庭、社會三級教育網絡,從而使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得到了切實保障。雞西市提出,『建設和諧雞西,教育為本。』今年將實施危改項目56個,新建校捨近13萬平方米。今年9月開始,該市在全省率先免收市直、雞東縣及各區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住宿學生寄宿費。
解百姓情,謀百姓安。加強社會管理,維護社會穩定,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環節。我省紮實推進『平安龍江』建設,著力維護社會穩定,全省因人民內部矛盾引發的群體性事件和信訪總量等,與去年同期相比均呈下降態勢。佳木斯市圍繞建設服務型政府,提出『和諧社會在基層』的工作思路,從基層基礎工作人手,構建起集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和司法調解於一體的市、縣、鄉社會矛盾調處三級中心,進一步暢通了民情上達渠道,有效化解了社會矛盾。
省委九次全會指出:『發展是和諧社會的根本前提。』我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黑龍江站在歷史的新起點。
省委九次全會提出:『發展是社會和諧的根本前提,解決我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面臨的矛盾和問題,首先要加快發展。』
『十一五』開局之年,省委當時在部署工作時就強調,要把發展作為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
奮斗歷程,激情歲月。省委一班人帶領全省乾部群眾,從實際出發,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讓人民群眾共享發展成果的政治理想,同心同德,真抓實乾。
11個月過去,回望發展歷程,黑龍江邁開堅實的步伐,經濟呈現快速健康的發展勢頭。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6%,是1992年實行季度GDP核算以來同期最高增幅;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6.1%,為1995年以來同期最高水平;全省糧食總產達378億公斤,再創歷史新高……
和諧社會建設的偉大目標,使全省各地進發出前所未有的競相發展、團結奮進的乾勁和熱情。
全省各地進一步加強』三農』工作,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把工作重點放在發展農業生產、促進農民增收上。全省『百鄉千村』試點啟動後,省委常委和省政府領導班子成員深入一線加強具體指導。哈爾濱市把壯大縣域經濟作為推進新農村建設和加強『三農』工作的重要途徑,積極推進大項目建設,大力發展園區經濟;加強勞務輸出與服務,大力發展勞務經濟;推進優勢產區建設,大力發展『一村一品』、『一鄉一業』的特色經濟。大慶市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今年在全省率先實現了硬化路面村村通;農村醫療、教育、自來水等公共事業迅猛發展,新建和改造中小學400多所,為1290個村屯上了安全飲用水,農民的生活條件得到根本改觀。
各地不斷調整優化經濟結構,加快轉變經濟增長方式,促進工業和第三產業更快更好發展。哈爾濱市堅持把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作為解決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體制性、結構性矛盾的根本途徑。全市堅定不移地推進國企改制,目前已完成國企改制1539戶,改制面達到83%。
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鴻篇巨著中,黑龍江一定能夠書寫出華美的和諧篇章。